SMC 資料庫
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 記者會新聞稿
昨(2/28)日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最新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冊《衝擊、調適與脆弱度》(AR6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再次呼籲各界積極應對氣候變遷衝擊,並立即展開應對政策與調適行動。
閱讀更多IPCC氣候變遷與調適報告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2年2月28日(一)晚間19:00發布最新的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對此邀請三位專家快速解析,這份國際重量級報告的重點。
閱讀更多應對氣候風險 制定調適策略
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各國雖然提出「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但只減少碳排放,並不足以應對短期內,國家、企業乃至社區與個人,可能遇見的氣候風險。找方法減少社會受氣候變遷損害的「調適研究」,是因應氣候災害,使國家與社會能快速從災害中復原的關鍵。
閱讀更多「COP 26協議」專家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會議(COP26),於2021年11月13日晚間公布最終協議結果。成為第一個放入減少煤炭、化石燃料補貼期程的協議。然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所承諾的氣候政策,尚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本次COP26所簽訂的協定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極端溫度與人體健康線上座談 會後新聞稿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關注極端溫度議題,為此將展開系列座談,今(11/1)日上午9:30,首先就極端溫度與人體健康議題,進行第一場線上座談。本次座談也透過臺灣本地長期觀測資料指出,臺灣應注意極端高溫所帶來複合式的健康風險,並提出合適的調適政策。
閱讀更多2021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三位得獎者因他們在混沌與顯著隨機現象的研究,共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與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為我們對地球氣候與人類如何影響它的知識奠下基礎。 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他在無序材料與隨機過程的革命性貢獻而獲獎。
閱讀更多2021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日本學者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德國學者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與義大利學者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三位共同獲獎。其中的真鍋淑郎與哈塞爾曼都是氣候科學家,使用模型模擬全球暖化,奠定人類如何影響氣候與複雜地球系統的研究基礎。
閱讀更多IPCC發佈第六次氣候變遷現況評估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即將於本月9日(台北時間16:00),公布第六次全球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已引發全球科學界高度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將於11日12時,進行全台的線上專家討論。
閱讀更多2020-01-21
超越平衡報導?衛報的氣候變遷用語調整
在上一期電子報中,我們談到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7年因為廣播節目主持人訪談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且在訪談過程中,並未基於已知的科學知識「人類行為是造成現今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來挑戰受訪者認為全球暖化不存在的論點。
閱讀更多2019-11-29
失衡的平衡報導—以氣候變遷的科學爭議為例
2017年8月10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旗下廣播四台(Radio 4)最受歡迎、每週預計有700萬聽眾收聽的廣播節目《今日》(Today),邀請前英國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談論他對氣候變遷議題的看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