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0-08-14從媒體社會學一窺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的影響因素哪些因素影響科學新聞的產製?李美華教授參與的研究,從社會學的視野分析新聞消息來源並訪談記者,歸納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現況。也借鏡外國研究,探究影響臺灣科學新聞的多元因素。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0-08-14從科技媒體勾勒SMC的角色:專訪科技新報資深採訪編輯陳建瑋產製科學新聞的過程,不僅需要特定領域的科學知識,還有溝通與轉譯的功夫。SMC專訪陳建瑋,以瞭解科學記者的實務工作。究竟SMC還能協助媒體和專家哪些事呢?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0-05-28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終篇)走在科學與新聞交集的路上這一系列的文章,介紹了2002年橫空出世的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以下簡稱英國SMC)和靈魂人物費歐娜.福克斯(Fiona Fox),以及幾場在英國當地發酵的科學爭議事件,像是基因改造作物是否致癌、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是否導致自閉症,以及人類活動是否是造成全球暖化主因等科學爭論。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0-05-25「多工」與「趕工」生態:臺灣媒體與科學新聞的距離「一個國家級科研單位召開記者會,記者姍姍來遲,發佈會上,大部分記者忙著埋頭抄新聞稿打字趕即時,因為無法專心聽簡報,簡報完畢,沒提出太多問題,記者會也匆匆結束。」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2020-03-25科學不確定性:科學家、媒體與公眾的三角關係「科學不確定性」(scientific uncertainty)在一般狀況下指的是,某個還處在曖昧不明、複雜、不可預測或是機率性的科學事件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2020-01-21超越平衡報導?衛報的氣候變遷用語調整在上一期電子報中,我們談到英國廣播公司(BBC)在2017年因為廣播節目主持人訪談氣候變遷懷疑論者,且在訪談過程中,並未基於已知的科學知識「人類行為是造成現今全球暖化的重要因素」,來挑戰受訪者認為全球暖化不存在的論點。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20-01-21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七)氣候懷疑論者的養成手記英國廣播公司主播,西桑斯在其回憶錄中曾批評在BBC的報導中,氣候變遷報導只有單方面的故事,即「全球暖化正在發生」。他認為不論反對者的聲音多麼邊緣,都應該被聽見、在報導中佔有一席位置。但在科學報導中無論如何都力求平衡觀點是危險的,未經深思的平衡報導容易讓大眾錯認「科學界的共識」。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2019-11-29失衡的平衡報導—以氣候變遷的科學爭議為例2017年8月10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旗下廣播四台(Radio 4)最受歡迎、每週預計有700萬聽眾收聽的廣播節目《今日》(Today),邀請前英國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談論他對氣候變遷議題的看法。閱讀更多
生物醫療 科學文章 電子報 2019-10-01英國研究如何成為報紙頭條(六)戲劇與科學事實的距離200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了科幻類電視電影《金色麥田》(Fields of Gold),這齣劇裡的兩位記者發現村落的不明死亡案例與基因改造作物有高度關聯。在首播前,英國SMC發布了專家意見,當中普遍認為這部戲劇傳遞了太多錯誤的科學事實。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