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老化伴隨的發炎與T細胞的基因調控有關」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發現,老年人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會過度活化「CISH基因」,並損傷細胞的溶酶體功能,將受損的粒線體、粒線體的DNA等發炎因子釋放出來,產生體內局部的發炎反應。研究說明,這些老化且過度反應的T細胞引起的免疫老化現象,容易讓人增加對疾病的易感性與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除了確立T細胞基因與老化發炎的機制,未來也可能運用抑制CISH基因的表現,作為降低老年人的老化發炎的臨床運用,或作為判斷老化的重要生理指標。
閱讀更多

「橙皮素可活化小鼠長壽基因 延緩老化」專家意見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蔡亭芬特聘教授、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葉集孝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去(2022)年7月24日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Hesperetin promotes longevity and delays aging via activation of Cisd2 in naturally aged [...]
閱讀更多

「端粒長度和大腦MRI老化特徵的關聯研究」專家意見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牛津大學托比瓦拉(Anya Topiwala)等人作的的研究,結果顯示,端粒長度與大腦MRI的一些神經退化疾病的特徵有關。從這主題的研究,兩位研究端粒的專家解析,我們應該怎麼理解人DNA的端粒和老年疾病的關係?增加端粒數量能減緩退化性神經疾病嗎?
閱讀更多

用AI分析腦影像可知腦神經血管的年齡 新聞稿

由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運用腦部核磁共振(MRI)影像配合人工智慧演算法,建立出估算人類腦神經血管年齡的方法。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這份研究成果將有利於發展出老化疾病的預警工具,為邁入超高齡化的臺灣社會做好準備。
閱讀更多

「最新研究以腦影像預測腦血管年齡」專家意見

今(2022)年5月1日,國際期刊《年齡與衰老》(Age and Aging)發表了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林慶波特聘教授的團隊所主持的研究,訓練人工智慧分析腦部核磁共振影像中,大腦白質可能有病變的斑塊或斑點,藉此建立出估算腦血管年齡的數學模型,可協助預測和腦血管老化有關的病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看法。
閱讀更多

「年輕小鼠的腦脊髓液回復了老年鼠的記憶與寡突膠質細胞的再生能力」專家意見

我們知道腦脊髓液內保持年輕的因子,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慢慢減少。如果給年老的動物注入年輕的腦脊髓液,是否可以減緩老化?今(2022)年5月11日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公開的研究論文,將10 周大的年輕小鼠腦脊髓液,注入18 個月大的老年小鼠大腦,發現相較於一般老年鼠,有注入腦脊髓液的老年鼠對恐懼的記憶功能較高,且此效果與寡突膠質細胞的再生有關。
閱讀更多

「讓小鼠禁食有促進代謝與防護老化的效果」專家意見

限制熱量攝取帶來的好處,究竟是因為「總卡路里攝取下降」還是「禁食」? 今(2021)年10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公開的一篇研究,推翻了長期以來認為卡路里限制飲食對哺乳動物有益僅是由於減少總熱量攝取的觀點,強調「禁食行為」才是其有助代謝和延緩老化這些保護作用的重要原因。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