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台北時間8月9日下午16:00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中的第一份〈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2021物理科學機制〉。IPCC所發佈的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是近年匯集最多科學家、評估最全面的報告,提供氣候變遷現況、物理機制與未來情境推估的科學證據,以作為氣候峰會制定氣候政策、設定氣候目標的科學基礎。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摘要本報告決策者摘要的內容如下,並邀請台灣專家提供觀點。(關於什麼是IPCC:請參考IPCC AR6科學資訊

報告摘要:請參考「IPCC AR6 第一工作組報告重點摘要

專家怎麼說?

2021年08月09日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 龔國慶

海洋有光層裡的浮游植物,除了是支撐生態系運轉與漁業資源的基礎之外,同時具有吸收大氣二氧化碳達到調節氣候的能力。如何準確量化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吸收大氣二氧化碳,並將之傳送至深海埋藏的通量與效能(簡稱海洋生物幫浦),是運用地球系統模式準確預測未來氣候變化的關鍵。除此之外,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已使得海洋逐漸暖化、層化、酸化、塑化、去氧化的現象,這些現象對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的影響,亦是刻不容緩的研究議題,正極需世界各國共同投注資源攜手合作進行大尺度的海洋跨領域研究。

2021年08月09日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邱祈榮

一如預期IPCC第六次物理科學基礎評估報告出爐,由於過去幾年無力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讓二氧化碳濃度屢創新高,2019年已達近200萬年最高。影響所及造成近10年來溫度呈現最大升幅:2011-2020年地球表面溫度比1850-1900平均上升1.09℃(介於0.95-1.20℃);海平面上升速度為過去3000年以來最快的時期、表層海洋酸鹼值為近200萬年最低;北極夏季末期北極海冰面積是過去千年最小等,種種現象都顯示氣候變遷已然加速,嚴重衝擊全球各地,乾、澇、熱及森林大火頻繁出現,儼然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放眼未來,在考慮所有排放情境下,至2050年全球地表溫度將持續升高,致災的極端天氣事件也會增加:包含極端溫度、強降雨頻率、永凍土融化、北極海冰消失等,這都將促使人類嚴肅看待2050淨零排放的進展,否則將無法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報告更指出未來若持續的暖化,將加劇全球水循環,包含其變異性、全球季風降水,以及極端乾旱或潮濕。同時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情境下,預計陸地和海洋作為碳匯,吸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會降低。報告更指出,由於過去和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許多變化,在未來數百至數千年間都是不可逆轉的,特別是海洋、冰蓋與海平面的變化。

就區域尺度,雖然自然氣候因素和區域內變異,會調節人為造成的氣候衝擊。但整體而言,全球整體趨勢不會因此有太大的改變,且可能會同時遭受多重影響,因此在區域內有賴於調適計畫來減緩衝擊。面對未來氣候衝擊,不能排除突發或複合性極端事件發生,也可能未來暖化速度與幅度超過目前評估,都是在未來氣候風險評估應予考量的。

報告也提醒人類,在努力達成2050淨零碳排放外,也須大幅減少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例如甲烷,及減少大氣污染,讓減緩暖化與改善空氣品質得以同步進行。此外,報告也勉勵人類,在低排放量或極低排放量的情境下,將能在短期內明顯改善溫室氣體排放、氣膠濃度與空氣品質。預估全球地表溫度在大約20年內,會有明顯的差異變化,但其他氣候影響所驅動的因素,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看到差異。

總結整篇報告明確指出人類過去減量努力,未能減緩氣候變遷速度,反而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人類意識到應該要具體行動,寄望落實2050淨零排放來減緩升溫速度,但成功機率幾何?有待於人類共同努力,至少先努力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吧!

2021年08月09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訪問教授暨成功大學航空太空系客座特聘講座教授 王寶貫

這份新的報告毫無意外地強化了過去幾份報告的主要論點—過去幾十年來的全球暖化現象主要是由於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絕大部分是CO2)造成的。這報告提出更多邏輯相符的觀測證據,例如生物圈由於暖化而有向極地轉移的趨勢,強化了暖化確實正在發生中,而許多過去的不確定性也在某些程度上減低了,唯氣膠及相關的雲問題之不確定性看起來仍然很大,仍有待更精進的研究。增強的證據及不確定性的降低,使得所預測的未來暖化氣候及其所產生的衝擊,諸如極端的溫度變化、降雨強度及風暴範圍,更為確信一定發生。其實這幾年已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應該足夠促使全世界的政府不要再規避,必須認真看待全球深度減碳及氣候變遷調適的議題了。

2021年08月10日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 曾筱君

這份報告當中的A部分當前氣候現況與B部分可能的氣候未來,市面上有很多相關資訊,一般民眾應該多少也接觸過相關訊息,或是正在感受氣候的變異。而我覺得這份報告中最值得公眾注意的是C部分風險評估與區域調適的氣候資訊和D部分限制未來的氣候變遷,C部分著重在區域性的調查、研究和評估,D部分是區域性的氣候行動。此份報告將氣候變遷的情況由大尺度的全球變化(A和B)拉到區域性的調適和行動(C和D),就是將改變巨大氣候齒輪的力量交付到每個人手中,從適應區域的氣候改變開始,評估氣候變遷將帶來的風險,並進行氣候行動,以減緩氣候變遷。

由於氣候變遷在各區域性的表現狀況不一樣,我們應該要增加台灣本土相關的區域性氣候和海洋研究、調適方法探討與分析,還有氣候變遷可能對不同區域、產業帶來的風險進行評估。氣候變遷的影響是全面的,所以跨域整合和研究就顯得更為重要。台灣今年在短短三個月內經歷了缺水和淹水的極端狀況,許多產業都受到了衝擊和影響,應該要先評估氣候變遷下不同產業可能受到的影響、盤點資源、橫向整合協調並擬定相關因應對策,同時擬定有科學數據支持的氣候政策,採取有效的氣候行動,才能將氣候風險降低。

2021年08月10日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陳正達

這份報告再次確認,從過去到未來,地球氣候系統受人類活動影響而產生全球暖化的現象是無庸置疑的。而由於地球氣候系統暖化程度直接與許多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豪雨、熱浪、乾旱、洪災等)發生頻率與強度的增加有關,可以預期未來人類社會與環境面臨極端氣候衝擊的地區將會更為擴大、影響也更顯著,但是究竟未來暖化程度與極端氣候衝擊會有多大,端看我們如何透過積極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降低超過人類社會可以調適的氣候變遷風險。

目前IPCC報告對於未來社會發展情境以及所伴隨的可能氣候推估範圍,所用的主要工具是氣候模式,然而目前氣候模式對於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的模擬,受限於計算資源、模式模擬架構等問題,還是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也因此對於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如何受到大環境的氣候暖化影響,還是有持續改善的空間。此外,由於氣候系統的自然與內部變動,往往可以在區域與短期間削弱或加強人類活動所造成暖化作用,所以在運用氣候模式對於近未來氣候變遷的推估會受到訊號不夠明顯的限制,必須更為小心。

IPCC AR6 評估報告的第一冊,可以說是氣候科學界對於氣候變遷的物理科學基礎,依據過去已發表的研究論文所整理出的報告。同時在撰寫、編輯過程也歷經科學界同儕與政府官方的審查與意見提供,可以視為學界對於氣候變遷科學的共識,用以提供給政策決定者的參考,由於因應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溫室氣體減量以及因應氣候影響所採取的調適措施等議題,對國際政治、社會、經濟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所以需要這樣的機制以提供客觀、正確的資訊。

AR6 評估報告的章節結構相對於過去的評估報告有比較大幅度的改變,除了討論用於區域影響與風險評估的氣候變遷資訊章節外,增加了特別的章節討論全球尺度與區域尺度氣候變化間的連結,另外也有專章討論變遷氣候中的各種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特性變化。這些對於評估全球與區域氣候變遷如何影響臺灣都提供了基本的參考資訊。報告也附有圖錄以及互動式的網頁介面可以提供區域的氣候變遷資訊,不過由於 IPCC 互動式圖錄網頁介面所使用的網格化觀測與模擬資料並未直接運用臺灣地區測站資料,或是高解析度的網格化觀測氣候資料以及用其透過進一步降尺度後的氣候模式模擬資料。所以針對臺灣的氣候變遷趨勢分析還是建議運用中央氣象局的測站資料或是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所產製的資料。

最後,對於臺灣在積極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的時程規劃上,由於評估報告強調如果要使未來全球暖化不超過2 °C,世界各國必須在2050年前大幅度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臺灣勢必要有積極的作為以符合這樣的目標,而在因應未來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增加所帶來的災害、風險與衝擊,也要有合適的脆弱度分析與調適規劃。

2021年08月10日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暨台灣大學海洋中心主任 曾于恒

這份最新發表AR6科學報告的結論老實說沒有新意,但科學統計上有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之前模式未來情境評估的一些不確定性,在現在最新的報告中又更加確定,也就是說不確定性越來越低。而且提出更多人為溫室氣體影響到全球的水資源循環變化,並因此而增加極端降水,極端溫度變化(熱浪或寒冬)或是海平面上升等等的證據。

現在的許多氣候變化的趨勢都是過去百萬年之內未曾發生的,未來發生這些極端事件的頻率將會越來越頻繁。換句話說以台灣為例,未來的颱風可能就會有越來越多強颱的發生,而不同區域乾旱或是洪水氾濫的情況也可能會越來越頻繁,這隱含的意義就是人類對於這些氣候變化的風險將更高也更脆弱!

以暖化趨勢來說若真的要達到巴黎協定中提到的1.5oC暖化的要求,即刻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真的是刻不容緩。另外這份報告可能屬於比較新的發現,就是有更多高緯度極區的影響證據,另外也有發現極大部分的暖化是來自於化石燃料或是農業產生的甲烷,這些也會跟大氣常見空氣汙染的氣膠有互相消長的交互作用,而這些彼此之間的作用讓暖化的過程更加複雜!

2021年08月10日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學程專案助理教授 謝宜桓

這次的報告,就是科學家對氣候懷疑論者/氣候延遲論者再一次的重擊。

其實在這議題上,科學家想傳遞的重點,早在前幾份報告就已經提出來了,包含:人為活動導致氣候變遷、升溫幅度與情境的關係、發生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增加等。重要的是

科學家的論述,是越來越有信心、強烈且急迫;除了是手上來自更縝密情境及更多模式的資料,能支持一直長期以來的論點外,這次更可正面回答,過去報告中被懷疑論者當成藉口的部分,並再次強調在氣候模式中,所看到的巨大環境風險以及改變的急迫性。未來科學家們,將會更聚焦在氣候變遷下極端事件的相關研究,以及這些極端事件對在地的影響及風險;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在這份報告後,不該再以「還有科學不確定性」來做為延緩改變的藉口。

2021年08月10日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林幸助

IPCC第一工作小組發布的AR6報告,利用更新的評估方法,提供更多的證據,發現從2013年第五次評估報告(AR5)發布以來,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升溫與海平面上升速度都持續增加,速度也前所未見的加快。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近200萬年最高。甲烷與氧化亞氮的濃度也是近80萬年最高。除非在未來十年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本世紀很可能升溫超過1.5 °C。

值得關注的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生態系統元素循環(水與碳)之間的關係更是明顯,卻也是目前不確定性最高的。

  1. 持續升溫強化了全球的水循環作用,導致變化幅度加大,全球季風降雨量增加,乾濕季的嚴重性加劇,這現象2021年的臺灣人民已充分體現。
  2. 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情境下,陸地和海洋的碳匯能力下降,吸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減少,因此有更多比例的二氧化碳留在大氣中,加劇全球暖化,因此應該全面盤點清查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與影響因素。
  3. 氣候變遷與碳循環間的回饋作用幅度也加大,但是在高二氧化碳排放情境之下,不確定性更高,尤其是生態系統的反應目前為止並未完全加入模式中計算評估,例如濕地中二氧化碳與甲烷的通量,永凍土的解凍以及野火的影響,這些都會加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但資料仍很少。
  4. 溫室氣體持續排放,全球持續暖化,對海岸地區的影響幾乎確定會發生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岸洪水、海岸侵蝕、海洋熱浪與海水酸化,管理單位應該未雨綢繆。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將人為引起的全球暖化限制在特定程度需要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需達成二氧化碳淨零排放,也就是要啟動全球淨負二氧化碳排放機制。同時也須大幅減少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尤其是快速持續減少大量的甲烷排放,同時也會降低因為氣膠污染減少所導致的暖化效應,並同時改善空氣品質,水量與水質、糧食生產與生物多樣性。

2021年08月10日
高雄科技大學 海事資訊科技系暨研究所教授 陳昭銘

本報告從更多面向佐證全球暖化為人為因素所造成,主因為溫室氣體過度排放,且暖化衝擊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以更高頻率、更高強度之極端氣候、致災性天氣來明顯影響當今社會經濟安全。

海洋是吸收溫室氣體之主要去處,但隨著海水暖化與酸化,未來海洋之吸收量能力會減小,全球溫室氣體含量與伴隨溫度上升將更形快速。北極融冰、冰川消退、陸冰與冰棚溶解現象已是不可逆,這些融入海洋之水量加上海水因溫度上升而膨脹,全球沿海地區(包括台灣海岸線)均會面臨海平面上升之危機。

未來氣候推估顯示,東亞季風降雨與颱風伴隨降雨均會增強,推估亦顯示台灣屬於降雨偏多地區,因此未來須注意季風時期西南氣流與颱風降雨對台灣所導致之水患災情

2021年08月10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昭倫

這份報告值得注意的兩個重點:

  1. 以更確定與更接近於民眾可以理解的語言,確認人為活動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因素,以及後續對於自然環境條件的改變。雖然這次的報告主要是以氣候物理科學的資料回顧與整理為主,而且內容也是更確認2013年的第五次評估報告(AR5)對於升溫、溫室氣體、冰層與永凍層融冰、海平面上升後續等等的論證。以這次報告撰寫的方式比起第五次的評估報告以更肯定、更清楚、更貼近民眾的方式強調人類活動是造成現今氣候變遷主要因素的證據,以及在氣候變遷衝擊下各種自然力產生的巨變,對於2022年11月之前還有其他面向的AR6報告值得期待。
  2. 以ㄧ個更細膩、更實際的綜合模式作為未來氣候變遷情境推估的依據。有別於AR5的模式是以「代表濃度途徑」(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簡稱RCPs)定義未來變遷的情境,共有四種假設情境,分別為RCP2.6、RCP4.5、RCP6 及RCP8.5,是指每平方公尺的輻射強迫力(Radiative forcings)在2100 年增加了2.6、4.5、6、8.5 瓦, 純以自然力進行情境推演,並無把社會經濟情境加入評估。而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採用更細膩的「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hared social-economic pathways, SSP),將質性的社會經濟條件併入整合評估模式,例如,人口、人類發展、經濟、生活型態、政策與機構、科技、環境與自然資源等基本要素與驅動因素的真實情況等。因此產生出SSP1-1.9、 SSP1.-2.6、SSP2-4.5,、SSP2-7.0、SSP5-8.5五種從負碳到非常高碳排的情境。

這份報告主要再次確認2013年AR5中對於氣候變遷引起地球自然條件改變的觀點,同時再以SSP五種情境下去推估針對溫室氣體減量條件設定下,可能的變化。SSP相對於RCP在模式的複雜度更高、各種參數的設定與使用要有更多的考慮,這可能會是個限制因子,特別是應用於區域或是國家以下階層的情境預測。

誠如我上面所說的AR6比起AR5而言,在科學上更加確認人為因素對於地球系統目前氣候變遷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身為公民,我們應該正視這份報告所提出來的警訊。而在這篇報告中以SSP所提出溫室氣體減量的建議,更是未來三十年很實際且無其他選擇的作法。

IPCC這次將SSP應用於全球尺度的科學研究,特別強調希望SSP成果也能提供給區域(regional)、國家(country)、甚至次國家(sub-country)層級的氣候變遷影響、適應與脆弱度相關研究參考。對台灣不管在以島嶼、城市階層的衝擊、適應與減緩都是一個可以採行的方向。且整體趨勢與台灣的氣候變遷趨勢相符。

2021年08月10日
台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  陳明德

昨日發布的IPCC AR6報告為自2013年再次綜合新的氣候模擬與數據分析,針對全球自工業化後的暖化趨勢做出嚴謹的科學評估,並提出更急迫的氣候危機警告。本報告闡明目前全球已比工業化前升溫約1.1℃,離2015巴黎協定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1.5℃之內更加接近。並預估在未來20年內將增溫1.5℃,比之前估計提前了10年。報告中再次強調即使全面停止碳排放,暖化伴隨的氣候衝擊仍將持續;極端天氣如熱浪目前發生頻率已為工業化前的5倍,如果全球增溫達2℃,頻率將急速上升為14倍。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報告提出即使我們採取最激進的碳排放管制,全球仍將在2040-2060增溫1.5℃,之後會小幅增溫再下降。可惜的是,本次報告並未對未來增溫情景下,極端降雨頻率與降雨量有較全面的估計,為臺灣民眾關切的環境議題,亦是未來氣候模擬與古氣候研究應加強的方向。

IPCC AR6報告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410ppm),與古氣候證據相較之下,是近200萬年最高,甲烷與一氧化二氮的濃度至少是近80萬年最高。古氣候證據顯示2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可增溫2.2-4.8K,與本次IPCC AR6的預估一致。然而,古氣候研究缺乏這次IPCC AR6報告中強調的甲烷與一氧化二氮濃度上升與增溫關係的量化資料,有待後續研究。

本次報告提到全球海水面在2050年,將依我們對碳排放管制程度的不同,上升15-30公分;在本世紀末若全球增溫3-4℃,海水面則非常可能上升60公分。若考慮颱風或強降雨的疊加效應,近海岸低窪地區洪澇災害將日趨嚴重。臺灣西南與其他低窪地區農漁業與交通基礎建設的發展與規畫應重視這趨勢,加強減災與調適等應對措施。

2021年08月10日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陳昭安

這次發布的IPCC AR6報告,整合更多氣候模式模擬以及更長期的觀測證據,更加確認主要來自於溫室氣體排放的人為因素,對於極端天氣加劇與氣候變遷趨勢的影響。報告也提到隨著極端天氣(熱浪、乾旱、森林大火、極端降雨與水患等)發生機率增加,複合性災害的風險也會提高,然而目前各國政府的氣候變遷調適因應措施標準,仍不足以應付這樣的衝擊。而當暖化增溫到達氣候系統的變遷臨界點(例如溫度升高造成極區永凍土融解、釋放土壤中的甲烷、造成更嚴重的溫室效應),將會觸發一系列的骨牌效應,帶來更多極端天氣與災害,以及不可逆的生態環境改變。解決之道必須要大幅減緩暖化趨勢,避免最糟糕的情境發生。

在我們居住的東亞地區,從氣候模式模擬顯示,在未來暖化氣候下,極端降雨強度增強與頻率增加,如破紀錄的強降雨量,以及更為頻繁的乾旱事件。這次的AR6報告,更加肯定這樣的發生趨勢。隨著暖化情境加重,這些變化趨勢也會更加顯著。
目前AR6報告中使用的氣候模式對於極端事件的模擬,在重現相關物理過程與實際狀況仍有差距。這樣的能力限制,加上臺灣周圍複雜的地形環境與海陸分布,報告中在東亞地區的趨勢變化,對於臺灣未來的氣候變遷評估或許會是低估或資訊不足的,仍需要高解析度或降尺度氣候模式模擬技術,來提供更詳盡的未來暖化推估資訊。

然而過去這一年,臺灣面對長達數月的乾旱,夏季高溫用電吃緊,極端降雨雖然舒緩限水壓力,但臺灣海島地形,多山陡峭地質脆弱,強降雨常導致山區土石崩塌災害。我們正在經歷全球暖化,無論是從全球觀點而言,刻不容緩的減緩暖化減碳目標;或是臺灣自身面對暖化情境伴隨的極端災害造成的損失,相關災害應變與氣候變遷調適,都需要政府重視並建立長遠評估與積極具體的政策規劃,減少暖化對臺灣社會經濟發展的衝擊。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