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工作組報告決策者摘要原文〈氣候變遷2021物理科學機制〉(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專家意見請參考:「IPCC AR6 第一工作組報告專家意見

關於AR6的介紹請參考:「IPCC AR6評估報告介紹

報告摘要:

本次決策者摘要分為四個部分,A 當前氣候現況、B 可能的氣候未來、C 風險評估與區域調適的氣候資訊、D限制未來的氣候變遷。

A 當前氣候現況:

1.此份報告提供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遷的明確證據:

  • 從1850-1900年至今,人為引起的全球地表平均升溫可能的範圍是攝氏0.8-1.3度,最佳的估計約為攝氏1.07度。
  • 人為活動對於冰凍圈、上層海洋(海平面至水深700公尺)的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有更明確的歸因。同時從1970年代以來,陸地生物圈的變化與全球暖化一致,都在朝向極地轉移。

2.氣候系統近期變化的規模,以及各方面的現狀是近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前所未見的。

  • 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近200萬年最高。甲烷與一氧化二氮(N2O)的濃度至少是近80萬年最高。
  • 1970年至今的50年,地表升溫速度比過去2000年間的任何50年都快,近十年(2011-2020)的地表溫度超過許多地球暖化期間。
  • 北極年平均海冰面積達到1850年以來最低水平,夏季末期北極海冰面積是過去千年最小;全球冰川自1950年以來持續退縮,且退縮幅度是過去2000年未見。
  • 自1990年以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過去3000年以來最快的時期。且近幾十年表層海洋的酸鹼值是近200萬年最低。

3.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全球每個地區的極端天氣事件。

  • 幾乎可以肯定自1950年以來,多數陸地區域的極端炎熱與極端寒冷可以歸因於人為影響;強降水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增加,人為引起的氣候變遷可能是驅動因素;人為引起的氣候增加熱帶氣旋相關的強降水。但受限於未能完整檢視過去全球範圍、所有類別的熱帶氣旋,因此仍有不確定性。

4.增進對於氣候過程、古氣候證據與氣候系統對輻射回應的了解,能更準確估計氣候的敏感度。

  • 增加了氣膠對氣候影響的科學理解,可強化估算的精準度。
  • 由於人為導致的輻射強迫力(radiative forcing)增強,多餘的熱能將累積至氣候系統中,已觀測到氣候系統加速暖化,特別是海洋。
  • 陸地冰溶化與海洋暖化引起的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加速。

B 可能的氣候未來: 

1.在考慮所有排放情境下(關於排放情境:請參考IPCC AR6科學資訊),全球地表溫度將持續升高,至2040年即可能升溫達攝氏1.5度。除非在未來幾十年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本世紀末可能超越控制升溫攝氏1.5度與2度的目標。

  • 根據不同排放情境的推估,在極低排放情境中,2040年雖可能升溫達攝氏1.5度,但持續減量下,至2081-2100年有望將升溫重新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在低排放情境,則有機會控制在升溫攝氏2度以下;其他三個排放情境則會升溫超過攝氏2度。

2.氣候系統中許多變化與日益加劇的全球暖化直接相關。且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與強度也會增加,包含極端高溫、強降雨、永凍土融化、北極海冰消失。但目前對於南極海冰的預測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3.預計持續的暖化,將加劇全球水循環,包含其變異性、全球季風降水,以及極端乾旱或潮濕。

4.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情境下,預計陸地和海洋會降低碳匯的功能,減緩陸地和海洋清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速度。

5.在過去和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許多變化,在未來數百至數千年間都是不可逆轉的,特別是海洋、冰蓋與海平面的變化。

C 風險評估與區域調適的氣候資訊:

1.在區域與短時間的尺度中,自然驅動的氣候因素和區域內的變異,會調節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整體而言,對百年的全球暖化趨勢影響不大,但這些調節作用對於各區域內的區域規劃非常重要。

2.隨著全球暖化,預計每個地區都會經歷越來越多的氣候影響,且可能會同時遭受多重影響。而這些影響範圍將會隨著全球升溫擴大或越趨嚴重。

3.仍不能排除冰蓋崩塌、海洋環流突然改變、複合性的極端事件,以及未來暖化的幅度可能遠超過當前的評估,應視為風險評估的一部分。

D 限制未來的氣候變遷:

1.從物理科學的角度來看,將人為引起的全球暖化控制在特定的水平需要限制二氧化碳排放,至少需達成淨零排放,同時也須大幅減少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快速持續的減少甲烷排放,可減緩暖化同時也會減少氣膠的污染,並改善空氣品質。

2.相較於高排放情境,在低排放量或極低排放量的情境下,會在幾年內明顯改善溫室氣體、氣膠濃度與空氣品質。在這些截然不同的排放情境下,全球地表溫度在大約20年內,會有明顯的差異變化,但其他氣候影響所驅動的因素,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看到差異。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