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今(2022)年5月25日台北時間晚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研究,分析美國退伍軍人健康資料庫的數據,發現與未接種疫苗的新冠感染者相比,接種過疫苗但感染新冠病毒(突破性感染)者,死亡和有長新冠的風險較低。作者提到,仍應該持續改善突破性感染後產生長新冠症狀的預防和照護。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研究並發表看法。

研究原文:

專家怎麼說?

2022年05月25日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 蔡佩珊

新冠肺炎存活者,高達三成痊癒後仍被衰弱症狀所苦,此臨床症狀被命名為「長期新冠肺炎」(long-COVID),簡稱稱為「長新冠」。

1.     這份研究為什麼重要?

這份研究首度探討,施打新冠疫苗後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突破性感染)的患者,確診後六個月的死亡風險及症狀表現。該研究指出,感染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僅能部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風險以及長期的新冠肺炎症候群(長新冠)。此份研究的發現有助各國政府的衛生單位檢視防疫和疫苗政策的有效性,並正視突破性感染的預防,以及「長新冠」的積極照護措施。

2.     研究有哪些推論的限制?

這份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限制是樣本取自於退伍軍人的健康資料庫,樣本中多數為男性,因此是否研究能推論到廣大的一般族群,值得商榷。另外,其研究結果也不適合直接用來判定疫苗政策的效能,因為疫苗的保護力本來就會隨著施打後的時間而慢慢降低,疫苗成效會受到群體的疫苗施打率、樣本中個案注射疫苗的期程、是否接過受第二、三劑追加疫苗,以及病毒的持續演化與突變等因素影響。

3.    根據這篇研究,您建議我們該如何看待「長新冠」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和突破性感染之間的關係?

根據這篇研究的發現,已經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人,在突破性感染後仍有高度風險會產生「長新冠」的相關症狀。

「長新冠」牽涉心血管、血液、腸胃、腎臟、心理、代謝、肌肉骨骼、神經及肺部等多重器官,是複雜與表現型態多元的症狀。長新冠的持續時間從病癒後數週到數月之久,多數的患者併有疲憊的症狀,這些慢性的症狀對於新冠肺炎存活者產生嚴重的生活困擾,且可能干擾患者在家庭與工作/學業上所扮演的角色功能。

4.  目前要研究長新冠,會遇到的困難為何?

有別於其他採用網路調查、由患者自我陳述的研究報告,此篇研究的新冠肺炎樣本均為有PCR確診的患者,這是這份研究的優點,但此也成為其弱點,因為有許多患者從未檢驗新冠病毒,而未被納入研究中,而這些人的症狀表現、癒後,以及是否出現長新冠等,可能與PCR確診的個案大不相同。此外,要進行「長新冠」的研究需要長期追蹤病患,有賴計劃性的建立新冠肺炎病患族群(patient cohort)來進行世代研究(cohort study)。

目前仍缺乏結構性的症狀評估工具,也因為這個因素,此篇研究並未探討症狀的嚴重度,此也成為其限制。在所有症狀中,全身衰弱、廣泛性肌肉疼痛、睡眠障礙、焦慮、憂鬱、頭痛及認知功能缺失等神經心理系統的功能性失衡狀態,長期累積後會導致嚴重的身心症,但因短期無致命風險,常易被醫護人員忽略,也造成進行研究很大的挑戰。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