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SMC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標籤 : 林毓傑
「粒線體突變基因與相關遺傳疾病的關聯」專家意見
彰化基督教醫院粒線體醫學暨自由基研究院長暨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魏耀揮的研究團隊,21日於國際期刊《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發布一篇與發現粒線體遺傳疾病的發病機制相關研究。研究發現罕見的粒線體遺傳疾病(MERRF綜合症)在神經系統中的發病機制,並利用患者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建立一套個人化的細胞模型(patient-specific [...]
閱讀更多「空污濃度與失智症患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務的增加有關」專家意見
今(2023)年8月8日台北時間凌晨06:30,國際期刊《英國醫學期刊-心理健康》(BMJ Mental Health)發表一篇由倫敦國王學院精神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所(IoPPN)貝克利斯副教授(Dr. Ioannis Bakolis )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暴露在較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PM2.5)和二氧化氮(NO2),失智症患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務(mental health services)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血管性失智症患者,關聯性相對更高。
閱讀更多「全身性發炎與失智症風險的關聯研究」專家意見
今(2023)年7月20日台北時間凌晨02: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梅克力博士(Dr. Krisztina Mekli)等人所做的研究。研究發現,全身性發炎(systemic inflammation)與日後發展成失智症的風險存在微小的關聯性。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中約50萬人的健康數據,評估體內發炎指標(systemic inflammatory biomarker [...]
閱讀更多「WHO公布阿斯巴甜的致癌風險與分類」專家意見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與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於今(7/14)日共同公布對阿斯巴甜的致癌評估結果。JECFA與IARC的評估結果與觀點略有差異,JECFA認為在人類正常攝取飲食中的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所以JECFA在這次的報告中,仍維持1981年的訂定標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食品安全與癌症風險領域專家分享看法,協助大眾理解阿斯巴甜與致癌的關聯,以及了解IARC與JECFA評估的考量。
閱讀更多SMC「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活動紀錄(1)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閱讀更多無人遙控車即時監測下水道病媒蚊 新聞稿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研究團隊,今(9)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利用無人地面車輛系統(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調查下水道中的斑蚊生態,可針對有出現斑紋跡象的溝渠,噴灑殺蟲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精準打擊以達到防治蚊蟲孳生的效果。
閱讀更多「無人遙控車即時監測下水道病媒蚊」專家意見
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助研究員劉韋良研究團隊,今(9)日在《公共科學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期刊發表最新研究。研究利用無人地面車輛系統(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調查下水道中的斑蚊生態。研究發現,無人地面車監測的下水道中,約有21%發現斑蚊的踪跡。接著,可針對有出現斑紋跡象的溝渠,噴灑殺蟲劑或用高溫水槍沖洗,精準打擊以達到防治蚊蟲滋生的效果。
閱讀更多「再生醫療法的實證醫學釐清」專家意見
近期受到醫界與社會大眾關注與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對於法案中的科學實證是否入法、法案用詞定義的共識以及關鍵條文認為需再多加討論凝聚共識,由於法案攸關全民醫療權利保障,加上多數民眾對再生醫學在醫療上的應用不熟悉,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相關醫學領域的學者針對「再生醫療法的實證醫學釐清」的討論,期望依據實證醫學的意見,讓議題依據科學證據討論,同時也協助民眾未來在面臨醫療需求決策時,有更多的判斷基礎知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