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農業碳匯專家QA--土壤篇
碳匯指的是二氧化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的地方,也會將這些地方稱為碳儲存庫,例如海洋、森林、濕地等等,土壤更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匯,可以長期的將碳固定在土壤之中。透過土壤固碳、採用低碳農法減少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也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農業減碳的重要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關於土壤固碳的重要概念。
閱讀更多碳費還是碳交易?專家:應先反思哪種工具能達到減碳目標
在2050淨零排碳的訴求下,為符合國際供應鏈的要求,如何獲得碳權?怎麼達成碳中和?成為熱門的話題。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接受我們的訪談時,曾提出目前碳費與碳交易制度規劃上,可供反思之處。
閱讀更多斯德哥爾摩+50會議與臺灣永續行動的啟示
1972年6月5至16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被視為全球討論永續發展的起點。為紀念該峰會舉辦50週年,聯合國於今(2022)年6月2~3日時,由瑞典與肯亞共同於斯德哥爾摩舉辦Stockholm+50國際會議,以「為人人可享有的繁榮打造一個健康的星球——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機會」為主題。
閱讀更多「氣候變遷歸因國際記者會」新聞稿
極端天氣事件帶來極大的災害,但熱浪、豪雨、乾旱、野火和颱風所造成的損害,全都是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嗎?發布在《環境研究:氣候》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並不完全如此。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主辦國際記者會邀請兩位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
閱讀更多「斯德哥爾摩+50會議」專家意見
1972年聯合國人類與環境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這份宣言是後續環境政策的重要基礎。今(2022)年是《斯德哥爾摩宣言》發布的第50年,聯合國在6月2、3日於瑞典召開大會,在大會結束時共同主辦國瑞典與肯亞發表聲明提出三大呼籲。在會議之前,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EI)與印度能源、環境與水理事會(CEEW)兩個智庫也發布報告《斯德哥爾摩+50:解鎖更美好的未來》(Stockholm+50: Unlocking a Better [...]
閱讀更多減緩氣候變遷是轉機也是商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4月4日發表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氣候變遷的減緩」報告,是國際上討論達到淨零路徑的可行方式時,重要的參考依據。先前第二工作組報告中,已提到極端氣候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遠高於金融危機與疫情。而此次第三工作組報告更分析,達到淨零排放的情境時,2050年全球GDP和年均成長的對應下降幅度,比起現行情況都相對較小,以及。因此邁向淨零對全球而言,絕對是經濟體轉型的機會,而非生活負擔。
閱讀更多「WMO報告指出未來五年升溫達1.5°C的可能性大約為一半」專家意見
昨(5/10)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更新報告,指出在2026年前,全球年平均溫度有50:50的可能性,至少一年升溫超過1.5°C。且2022-2026年間,有93%的可能性,刷新過去有史以來最高溫的紀錄。這表示我們已經越來越靠近《巴黎協定》呼籲守住的目標。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更新報告。
閱讀更多「氣候變遷增加跨物種病毒傳播風險」專家意見
2022年04月28日,國際期刊《自然》發布一篇研究〈氣候變遷增加跨物種病毒傳播風險。研究採用哺乳動物的棲息地、生態環境因素,以及不同哺乳類遷移的範圍為指標,繪製地圖。並依此建立模型,推估人類與這些哺乳類的最大重疊熱點地區。研究估計到2070年,至少會發生一萬五千次新的跨物種病毒傳播,且高溫濕熱的亞洲及非洲發生機率最高。這篇研究受到國外媒體的大量關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提供專業觀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