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 科學文章 2021-08-20網傳「疫苗打了跟沒打基本上染疫率幾乎一樣?」專家解析網傳文章提到以色列數據顯示打疫苗無效,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特邀專家解析文章中的幾項與科學相關的訊息。究竟哪些敘述可能會誤導大眾呢?閱讀更多
智慧機械 科學文章 2021-08-13醫療問題摘要的AI技術與潛力民眾在網路論壇或官方留言板上的醫療問題,可能包含與問題本身無關的內容,有礙於自動問答系統的開發。目前的研究發現,運用「人工智慧摘要生成技術」,有助於機器理解民眾問題內涵,裨益於智慧問答系統的發展。閱讀更多
生物醫療 科學文章 2021-07-01種間嵌合胚研究的老酒新瓶:人─猴嵌合胚胎的新里程與省思今年4月15日,知名的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第一例鑲嵌了人類細胞的猴子胚胎,並在體外培養19天,證實另一種具有更高分化潛能的人類幹細胞(expa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EPSC)可直接嵌入食蟹猴胚體與其胚外組織。此在發育生物學與胚胎學的研究上建立了嶄新的里程碑,但也再次引起社會大眾對科學倫理的憂心與省思。閱讀更多
生物醫療 科學文章 2021-05-26【研究摘要】探討氯己定(chlorhexidine)作為局部抗SARS-CoV-2的功效氯己定可顯著消除口腔中的SARS-CoV-2,可減少COVID-19病患將口腔內SARS-CoV-2傳播給他人的機率,亦有可能避免被傳染,但仍需更大範圍的研究。合併疫苗接種、戴口罩勤洗手並維持社交距離,氯己定可協助更有效的疾病預防。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食品安全 2021-05-20鮮乳冷鏈技術下的新消費趨勢每一瓶鮮乳在送到消費者手中前,需要經過層層關卡。剛擠出來的生乳溫度與人的體溫接近,差不多在37、38℃左右,處於無菌的狀態。當生乳接觸空氣後難免會滋生細菌,因此剛擠出來的生乳需立即經過乾淨管線進入儲乳桶中,並在2個小時內將溫度降至4℃以下、凍結點以上,以確保生乳每毫升的生菌數不超過10萬。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2021-05-05氣候行動入門課,從解讀科學爭議著手最近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整理的氣候變遷研究爭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科學家發表一篇新文章,然後被科學社群戰爆的故事。為什麼需要整理這系列戰文呢?因為該作者的論點是:氣候變遷已經通過了無法回復的臨界點。在氣候科學的研究上,「氣候變遷存在」已是具有科學家共識的常識;所以現在科學家在討論的是,哪時候才是回不去的臨界點,以及在氣候變遷影響之下的天氣現象會如何改變。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2021-04-27網傳「燃煤發電導致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效應,導致臺灣不下雨」?專家解析氣候變遷科學事實這個訊息已引起網友關注,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邀請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威良,解析以下訊息閱讀更多
科學文章 食品安全 2021-04-15A+B食物=中毒?有時我們會看到某些食物相互搭配引起食物中毒的消息,像是去年秋天有消息傳出「吃完柿子/柚子千萬别喝優酪乳,也不能吃香蕉,會中毒」, 而農民曆時至今日也有介紹許多食物相剋的圖。面對這些資訊我們應該如何判別呢?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