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COVID-19第一個病例起源時間的研究」之專家意見
今(2021)年6月25日台北時間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athogens,PLOS Pathogens)最新刊登了COVID-19第一個案例出現時間的研究報告。
閱讀更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與負排放對氣候與碳循環影響」專家意見
2021年06月21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在1979-2019年間熱帶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這份研究從觀測資料證實熱帶地區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並認為受到溫室氣體與人為氣溶膠影響,未來延遲現象將會擴大。近年台灣亦有降雨延遲的相關討論,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閱讀更多「熱帶降水季節性延遲」專家意見
2021年06月21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刊登最新研究報告〈在1979-2019年間熱帶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這份研究從觀測資料證實熱帶地區降雨出現季節性延遲,並認為受到溫室氣體與人為氣溶膠影響,未來延遲現象將會擴大。近年台灣亦有降雨延遲的相關討論,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此篇研究。
閱讀更多重複使用塑膠容器=致癌?
塑膠製品與我們的生活相當密切,手搖飲料杯、寶特瓶、冷水壺、餐飲店的食物容器等都是常見的塑膠製品。但在新聞中我們常常會看見「使用塑膠製品裝食物會溶出塑化劑、危害身體」的訊息,例如「這些食物可能都有『塑化劑』,你還敢繼續這樣吃?」或是「寶特瓶重複用當心癌症上身」。若是塑膠對人體的傷害這麼大,為什麼我們還會使用塑膠容器承裝食物?我們該怎麼判別塑膠容器的安全性呢?
閱讀更多「醫護人員接種一劑莫德納疫苗後感染新冠的發生率」之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分析美國VA波士頓醫療照護系統(VA Boston Healthcare System,簡稱 VABHS)下的4,028位醫護人員,比較其中的接種疫苗與未接種疫苗中 RT-PCR 陽性醫護人員比例與臨床表現等差異,分析結果顯示「接種一劑mRNA-1273 [...]
閱讀更多「臉書自動貼文與回覆軟體影響傳散口罩和COVID-19錯誤訊息的研究」之專家意見
今(2021)年6月7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新刊登了臉書自動化軟體影響傳散口罩和COVID-19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分析了來自563個臉書群組的712則貼文,比較其中39%受自動化軟體影響較大的群組和9%受影響較小的群組中,宣稱DANMASK-19試驗為陰謀論、口罩會傷害人類,以及沒有這兩項宣稱的貼文比例。
閱讀更多「可歸因於人為氣候變遷的熱相關死亡率研究」專家意見
2021年05月31日,一份研究〈近期受人為氣候變遷影響的熱相關死亡率負擔〉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研究估計在近期夏季所有的熱相關死亡中,有37%可歸因於人為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且中南美洲與東南亞可能是受影響最大的地區。但由於非洲、南亞等地缺乏過去的經驗性數據,因此作者也指出這是本研究的侷限之處。據此,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素食、魚素飲食與COVID-19嚴重程度的相關性」之專家意見
2021年5月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發表一篇研究,標題為「Plant-based diets, pescatarian diets and COVID-19 severity: a population-based case– control study in six countries」,此研究為回溯型研究,調查飲食習慣與COVID-19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素食、魚素飲食者的COVID-19嚴重程度較低。
閱讀更多「新冠病毒感染13-24天後BNT162b2疫苗第一劑效力研究」之專家意見
今(2021)年6月7日台北時間23:00,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最新刊登了BNT疫苗的相對有效性(comparative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