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活動開跑!【SciCom Today 系列講座】
講到科學,是不是覺得很艱澀、很hardcore呢?但其實硬派也可以很浪漫!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規劃了一系列的講座,邀請科學家、科學記者、科學傳播者們來與大家分享他們心目中的「硬派浪漫」。一起到飛地書店,聊聊生活中可能遇見的科學。
閱讀更多SMC「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活動紀錄(2)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閱讀更多SMC「第一屆科學家大會」活動紀錄(1)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7月6日 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邀請英國科學媒體中心的首席辦公室主任 Tom Sheldon、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執行長Dacia Herbulock、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與公共電視台董事長胡元輝一同對談科學與溝通對社會的重要性,並邀集台灣科學家出席,共同討論科學家在社會中的關鍵角色。
閱讀更多2022-10-21
「科學月刊50周年紀錄片」專家建議與鼓勵
《科學月刊》自1970年成立至今53年,每月出刊,累積了超過六千人次的台灣科學家,撰寫了超過四千萬字的科學知識介紹與評論。本月10/29(六),科學月刊即將舉辦50紀錄片的首映記者會,超過30位專家誠摯給予建議與鼓勵。
閱讀更多譜出「智識」與「人文」的協奏曲──新媒體發展下之「記者」遇上「科學家」
提及科學傳播,論者多強調,欲使科學和科技的進展有益於社會,端賴提升民眾的科學素養。運用媒體的多元化管道去傳遞科學資訊到人類社群,是傳達和普及科學知識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當「記者」遇上「科學家」,雙方需共同合作,將科學知識或科技創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妥適地「轉譯」或轉化予社會一般大眾瞭解。
閱讀更多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活動紀實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下稱SMC)於2020年10月21日主辦「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並由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協辦。
閱讀更多從媒體社會學一窺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的影響因素
哪些因素影響科學新聞的產製?李美華教授參與的研究,從社會學的視野分析新聞消息來源並訪談記者,歸納臺灣科學新聞產製現況。也借鏡外國研究,探究影響臺灣科學新聞的多元因素。
閱讀更多2019-03-11
科學與媒體,亦敵亦友打造公民社會
一場超過10年的醫療科技神話,媒體在這神話創造的過程裡推波助瀾,但也是日後扮演抽絲剝繭,揭穿這則看似神話,實則騙局的關鍵角色。2003年,不到20歲的伊莉莎白.霍姆茲(Elisabeth Holmes)提出新穎的血液檢測方式,創辦Theranos[1]號稱使用一滴血就能做到200多種血液檢查,巔覆傳統,如此一來能大幅減少醫療保險支出,為醫療產業開創新局。
閱讀更多2018-10-02
【活動報名】科技報導競賽寫手培訓暨深度科技報導跨界培力
為延續媒體暨公民學院所觸及之科學社群與媒體社群對深度科技報導之興趣,同時鼓勵參賽者透過講究證據力的科學角度,就社會議題進行報導與深入探討。本計畫進一步
閱讀更多2018-09-05
【活動回顧】媒體暨公民學院寫手培訓暨科技報導跨界培力
科技發展迅速,相應而生的爭議越來越複雜,時常需要跨領域的相關知識,才能達到與社會溝通的效果。為了提供媒體從業人員進階的科學知識,也鼓勵科學背景研究人員
閱讀更多2018-07-03
【活動報名】媒體暨公民學院寫手培訓暨科技報導跨界培力
面對全球化且高度複雜的科技發展,應該如何報導? 在科學寫作與科學報導過程中,會面臨什麼問題? 科學家、媒體,應該如何相互對話、彼此理解,進而攜手合作?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