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議題背景:
今(2021)年9月,由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徐慈妤著作的最新研究,正式發表在國際期刊《精神病學和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研究標題:「Depressive rumin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brain responses during self-related processing」,研究發現在實驗情境中,憂鬱症患者在處理自我相關訊息處理的腦電波訊號,與憂鬱症的重要病徵「過度反芻性思考」呈現相關。研究提供的證據顯示,憂鬱症的重要病徵是有生理基礎的,可能需要專業介入才能有效協助病患度過病期。
引用文獻:
- Hsu, T. Y., Liu, T. L., Cheng, P. Z., Lee, H. C., Lane, T. J., & Duncan, N. W. (2021). Depressive rumination is correlated with brain responses during self-related processing. Journal of psychiatry & neuroscience : JPN, 46(5), E518–E527. https://doi.org/10.1503/jpn.210052
專家怎麼說:
2021年9月13日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 張俊鴻
1. 這份最新的研究,與先前探討憂鬱症患者大腦的研究相比,最值得公眾重視的部分是什麼?
這篇研究最主要是透過科學的方式證明反芻性的思考在憂鬱症的病人與健康人在特定大腦區域反應不同,特別在大腦的前額區還有中央區的皮質的自我相關測試時候出現不同腦波,而且腦波變化會隨著憂鬱症的症狀嚴重而增加,也會隨反芻性思考嚴重度增加。
這裡補充思考內容可以分好幾種,例如被害妄想(覺得被跟蹤,大腦被外星人裝監視器),例如強迫性思考(覺得手有病毒一定要繼續清潔用酒精清潔20次),憂鬱症病人的症狀特徵之反芻性思考,跟自己有關的負向思考,比如說覺得為什麼我這麼沒有用,這都是我造成的,我活該。
2. 這個研究有什麼推論的限制嗎?
藥物會影響認知功能測驗和腦波表現。有些藥物例如血清素可能也會影響這個腦波的表現,這個研究裡面是有憂鬱症的病人有用藥物,但是沒有進一步分析,未來可能要再做進一步的實驗,區別個別藥物影響。另外這個研究裡的受試者都是女性,未來可能要有不同的性別、種族來做驗證。
3.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份研究?研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大腦思考時的特徵與憂鬱症的關係,以及可能針對憂鬱症相關疾病的治療?
像這個研究用腦科學的方式呈現出憂鬱症的病人在自己相關測驗時候,特定大腦區域腦波不同。過去的研究已經顯示反芻性思考和憂鬱嚴重度有關,例如憂鬱越嚴重容易陷入反芻思考負面連結。憂鬱症病人的腦部和正常人有差異,這個腦科學方面的證據可提醒大家不要跟有憂鬱症的朋友講說你就不要亂想就好了,你就看開點就好了,因為這時候他其實腦部已經發生變化,是沒有辦法直接終止或暫停這些負面性的想法,也許我們做的就是陪伴,以及鼓勵他就醫接受治療。
2021年9月15日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精神科主治醫師 鐘國軒
1. 這份最新的研究,與先前探討憂鬱症患者大腦的研究相比,最值得公眾重視的部分是什麼?
反芻性思考,指的是一種反覆專注於自我負面感受與想法的思考傾向,是憂鬱症病人常見的思考模式,也與憂鬱的嚴重度及自殺的風險相關。先前研究的證據顯示某些腦區的功能與反芻性思考有闗,但評估方式可能受到情緒的影響而無法呈現憂鬱症在自我概念失調的真貌。
而本研究透過不受情緒影響之心理評估任務,分析腦波(EEG)之事件相關電位(ERP),發現憂鬱症受試者在額葉中心電極之反芻性思考與自我相關反應的差異有闗,而對照組則無此關聯;此外,憂鬱症受試者於接受自我相關反應之心理評估任務時,其中心電極可見較高之θ振盪功率,而對照組則無此現象。研究結果從更明確的生理證據擴大我們對憂鬱症的理解,展現出憂鬱症可能是一種自我概念失調的精神疾病。
2. 這個研究有什麼推論的限制嗎?
此篇研究的憂鬱症受試者絕大多數都有使用抗憂鬱藥物,憂鬱症與對照組生理訊號的差異,可能不見得來自憂鬱症本身,也可能受到抗憂鬱藥物的影響。此外,憂鬱症的盛行率以女性居多,而此研究中大多數的憂鬱症受試者是女性,且平均年齡為中年,因此研究結果不宜推論到其他年齡層或其他性別。
3. 我們該如何解讀這份研究?研究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大腦思考時的特徵與憂鬱症的關係,以及可能針對憂鬱症相關疾病的治療?
大眾可以透過腦波與施測之心理評估任務,了解憂鬱症是一種腦功能異常的疾病,其反芻性思考與自我概念失調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透過此面向所呈現對憂鬱症的理解,暗示在憂鬱症之治療上,或可著力於自我概念失調此一層面,包括可能改變自我概念之藥物與非藥物療法。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