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11月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直指2023年氣溫創新高,但世界仍未減少排放。並再次警告依據目前的排放趨勢,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2.5-2.9度,除非各國能達成超越依據《巴黎協定》所承諾的2030年減量目標。報告指出2021-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2%達到57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的新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並翻譯碳排放差距報告的關鍵訊息如連結。

研究原文:

 

專家怎麼說?

2023年11月22日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 曾琬鈴

Q1.您認為今年排放差距報告中,最重要的訊息是什麼?

今年的排放差距報告中,不斷透露出一個訊息:「我們的努力還不夠,我們必須要行動,並且是立即且有效的行動。」為了要達到巴黎協定2與1.5℃的目標,在2030之前必須要減碳達28與42%,在剩不到10年的有效時間,不行動,是不可能的。

Q2. 您認為這份報告的結果會怎麼影響接下來的COP28,或是在COP28需要達成什麼樣的協議?

這份報告皆指出很明確的科學事實是目前達成1.5℃目標的機會並不樂觀,各國的減碳計算顯示排碳大國責無旁貸,中國、美國、印度、歐洲與其他的G20國家等主導了2021-2022年1.2%的溫室氣體增加,然後全球暖化的後果卻是全球一起承受。同時考慮到經濟發展弱勢國家的調適能力也較弱,這是COP28勢必要討論的氣候正義主題,延續去年的賠償基金與即時天災預警系統話題,今年不該只是話題,而是共識與決策。

Q3. 台灣在全球排放趨勢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可能面臨什麼風險?我們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碳排持續上升全球持續暖化之下,位於東亞季風區域的台灣不可能倖免。高溫多雨的氣候背景,讓台灣對天然資源的依賴甚重,從農漁業發展到工業民生用水等,水資源調度被降雨變化所控制,目前對水資源不足的調適能力相對有限。若考慮到未來能源轉型發展,自然資源對再生能源的影響更是不可分割,極端事件如熱浪、乾旱與豪雨的頻繁發生, 影響範圍極廣 。

Q4. 在氣溫屢創新高的狀態下,位處氣候敏感帶的台灣,還需哪些措施(或是法律)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氣候風險?

在國際政策的趨勢下,氣候變遷的相關政策應列為所有政策之上的優先考量,不只是社會大眾、政策決定者更必須了解氣候緊急的程度已迫在眉睫。調適方面,台灣土地面積不大但人口稠密,需要更精確的氣候風險計算,為此基礎氣候科學與模式發展不能妥協,同時資料使用者必須具備基礎理解知識以避免誤用,才能確保調適策略適用。減緩方面,能源轉型的決心必須更加堅定,這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我們是否已盡全力?

2023年11月23日
中興大學生物與永續科技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徐佩君

Q1. 您認為今年排放差距報告中,最重要的訊息是什麼?

報告標題「破紀錄」點出氣候行動緊急性,今年七到十月全球月均溫都破了歷史紀錄,九月全球均溫較工業革命前高出1.8℃,但溫室氣體排放量卻仍持續上升,2022排放量比2021增加了1.2%達到新高,顯然離達成氣候目標的差距越來越大。

報告指出,若要將本世紀升溫控制在1.5℃或2℃,接下來十年的氣候減緩工作至關重要,需要在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2%或28%。但依照各國在巴黎協定下所做的國家自訂貢獻(NDC),即使落實現階段2030減碳目標,本世紀全球均溫仍會上升2.5-2.9℃,顯示需要比現行政策及承諾更積極的減碳目標與行動。以台灣現階段的2030年減碳目標24%來看,我們同樣需要有更具企圖心的近未來減碳規劃。

在做最大努力減碳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做最壞的打算,報告中提到即使在最樂觀的情境下,也只有14%的機會可以控制升溫在1.5°C。這提醒我們,未來的氣候條件很可能會越來越嚴峻,對於台灣在暖化下面臨的極端天氣與氣候風險,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加強氣候變遷調適能力及提升韌性,編列足夠的調適預算以確保減碳與調適能夠並重。

Q2. 您認為這份報告的結果會怎麼影響接下來的COP28,或是在COP28需要達成什麼樣的協議?

這份報告指出現行政策以及國家自訂貢獻,與控制升溫目標所需減碳量的差距,因此COP28需提出更積極的國家自訂貢獻,締約國在制定新一輪的國家自訂貢獻、設定2035年減碳目標時,應符合控制升溫1.5°C所需。

Q3. 台灣在全球排放趨勢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可能面臨什麼風險?我們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全球暖化第一影響的就是對溫度敏感的農作物以及漁產養殖,另外研究顯示,台灣在全球暖化持續加劇的情況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強度增加,舉例來說,極端高溫日數增加、暴雨強度增加、連續不降雨日數增加、強颱比例增加。面對這些風險,我們應該推行相應的政策、發展相應的技術去解決,像是輔導轉型智慧農業、作物改良等減少農業在氣候變遷下的衝擊、建立預警機制、水資源分配規劃等,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與研究需要時間發展,要促成社會的應用與產業的轉型也需要時間。因此我們需要從現在就開始盤點相關的衝擊與調適規劃。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