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2023全球臨界點報告」專家意見
由英國艾希特大學全球系統研究所的教授提姆・連頓(Tim Lenton)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2月6日發布《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 Report),對地球系統和社會的正向與負向臨界點,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進行權威性的評估,並通過跨國家、跨組織的研究者的同儕審查。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2023全球碳預算」專家意見
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研究團隊於今(5日)發布《2023全球碳預算報告》。報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創新高。如果要維持50%的可能性將升溫限制在1.5°C、1.7°C與2°C,依照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能再排放5年、7年及15年的時間,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份最新報告。
閱讀更多「2023全球碳預算」關鍵訊息中文翻譯
全球碳預算是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所發佈的年度研究,發表在《 地球系統科學數據》期刊(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研究團隊由跨國科學家組成,其目標為準確的評估氣候變遷中,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在大氣、海洋和陸地生物圈之間的分佈。本文為2023年報告的摘要。
閱讀更多「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專家意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直指2023年氣溫創新高,但世界仍未減少排放。並再次警告依據目前的排放趨勢,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2.5-2.9度,除非各國能達成超越依據《巴黎協定》所承諾的2030年減量目標。報告指出2021-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1.2%達到57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的新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並翻譯碳排放差距報告的關鍵訊息如連結。
閱讀更多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關鍵訊息中文翻譯
在全球溫度不斷打破紀錄、氣候影響加劇的此時,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20日發布《2023年排放差距報告:打破紀錄——氣溫再創新高,但世界未能減少排放》再次發現,除非各國採取行動並兌現超越在《巴黎協定》中承諾的2030年目標,否則世界氣溫很可能達到比工業化前上升攝氏2.5-2.9度的程度。
閱讀更多「1990年代後太陽週期對淡季颱風影響增強」專家意見
2023年10月20日臺灣師範大學吳朝榮教授和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余進義教授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npj 氣候與大氣科學》發布最新研究〈太陽力量爆發:自1990年代以來太陽週期對淡季超強颱風的影響越來越大〉。研究指出淡季超級颱風數量受太陽黑子數量影響,並提出太陽活動影響淡季颱風數量的物理機制。這是否代表可以預測超強颱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化學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要表揚三位得主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魯斯(Louis E. Brus)、阿列克謝.葉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為發現並合成量子點。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今(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和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阿秒光脈衝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四位專家解析此領域研究,專家認為,阿秒光脈衝有助於材料科學的發展,預期會讓半導體元件性能更進步。
閱讀更多2023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全文翻譯
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要表揚三位得主皮耶.阿戈斯提尼(Pierre 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發展出產生阿秒光脈衝的實驗方法,得以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