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最新研究找出抵抗稻熱病的基因 新聞稿
國際期刊《公共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今(12)日發表稻米和麥等作物感染真菌「稻熱病菌」(麥子感染即稱麥熱病菌)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2016年在亞洲與非洲出現的麥熱病基因起源於南美洲,與在尚比亞和孟加拉大流行的B71稻熱病菌是不同的基因型,並發現其中一種「Rmg8基因」的小麥可抵抗這種真菌。台灣有長久的種稻歷史且擁有多樣品種,近年也開始發展麥作,過去更曾發生嚴重稻熱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台灣研究稻熱病專家說明此研究,並提供未來可防治的方向。
閱讀更多台灣水資源塑膠微粒現況記者會 新聞稿
微塑膠不僅會進入生物體,也影響整個自然環境,且與人類行為及生活切身相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11)日邀請三位在台灣監測微塑膠的專家,說明他們探究台灣不同水資源區域,從陸地上的灌溉水、沙灘、河口到海洋微塑膠的現況。專家指出,從源頭攔截並建立一致的監測標準,了解台灣微塑膠分佈的熱點、現況與趨勢,才能制定有效的減量策略。
閱讀更多研究發現「生物的必要基因在演化中改變」新聞稿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呂俊毅特聘研究員的研究團隊30日於國際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發表一篇生物基因演化的研究。研究打破科學界過去既有的認知,發現「必要基因」(essential [...]
閱讀更多海水增溫使全球海洋珊瑚礁生態系缺氧 新聞稿
《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今(17日)發表海洋化學的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周文臣教授也參與其中,並證實多個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缺氧的海洋環境中。研究結果發現,過去海洋缺氧多發生在溫帶海域,但現在熱帶海域也已出現海洋溶氧量不足的現象。周文臣研究團隊在這次調查中證實,臺灣東沙環礁、太平島等五處珊瑚礁生態系皆處於中重度缺氧的生存環境中。這份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
閱讀更多維生素D與糖尿病風險的最新研究 新聞稿
今(2023)年2月7日台北時間早上六點,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前期」的成人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與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發生糖尿病的相對風險降低約15%。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糖尿病臨床與研究領域的專家解析,專家們指出研究使用的是高劑量維生素D,不適用於一般人,且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能增加高血鈣、高血尿或腎結石的風險。
閱讀更多音樂訓練改變大腦網絡研究登《人腦圖譜》期刊封面記者會 新聞稿
今(2023)年1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謝仁俊講座教授與腦科學研究所陳麗芬教授團隊的研究,登上國際腦功能學術領域的經典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人腦圖譜)封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謝仁俊與陳麗芬教授的研究團隊於線上記者會分享此研究細節與成果。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