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可降低成癮的腦損傷研究 新聞稿

最新研究分析,大腦中與降低成癮行為有關的腦損傷區域,有望能協助未來持續發展方法來治療和戒除成癮症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在台灣研究腦部影像與成癮的學者和醫師發表意見,專家皆表示,這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讓未來運用腦神經調控方式來治療成癮疾病時,能有新的開創性發展;但這種刺激腦部的方式,以及接受治療的大腦部位和可能的後遺症,再加上持續的療效如何,仍待研究與臨床評估。
閱讀更多

新冠疫苗的廣效保護力研究 新聞稿

台灣近期確診人數暴增,是否可以依靠感染Omicron而獲得超強免疫力?最新研究顯示,若未接種疫苗而感染Omicron 病毒,對抗其他變種病毒的免疫力是有限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解析,專家也表示,感染Omicron而沒接種疫苗,只能產生對該病毒株的保護抗體,疫苗則可以提升對其他新冠病毒株的廣效保護力。
閱讀更多

監測更多野鳥種類 有助防範禽流感 新聞稿

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體》(PLoS Pathogens)今(20)日發布最新研究,分析禽流感病毒十多年來的演變,發現一個依賴不同鳥類宿主的複雜傳播網絡,這表示透過監測更多種鳥類、野鳥攜帶禽流感病毒的狀況,有助於提前防治禽流感傳播。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評論,專家也同意監測禽流感時,擴大目前監測台灣野鳥的種類,以及加強查緝走私的野鳥與家禽,有助於台灣防範禽流感。
閱讀更多

6-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新聞稿

臺灣於今年4月17日通過莫德納疫苗給予6-11歲兒童接種的緊急授權,衛福部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今天將討論接種的對象、開打時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目前6-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研究,莫德納疫苗公開的臨床試驗與研究數據相對有限,雖然已有其他國家讓6-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但這兩種疫苗在兒童的臨床試驗,適用的歲數、劑量都不同,距離實際開放兒童接種至今的時間也還很短,需要更多數據,應謹慎評估疫苗在6-11歲兒童的真實效力與副作用。
閱讀更多

IPCC WG3報告即時解析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昨(4/4)臺灣時間23:00發布最新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專家表示臺灣的淨零路徑中,缺少了如國際報告中提及的低成本減碳措施與國際積極倡議的綠色金融制度,臺灣的具體策略不足,需要更積極的作為。
閱讀更多

最新研究可偵測到人體血液中塑膠微粒 新聞稿

最新研究成功地開發出新的方法,首次在人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到塑膠微粒,並且能分析出塑膠微粒的含量。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此研究開發出偵測並定量人體血液中塑膠微粒含量的新方法,儘管研究僅能偵測大小為700奈米以上的塑膠微粒,也尚未能代表實際的人體曝露狀況,台灣專家皆肯定,此研究對於未來評估塑膠微粒的健康危害,有實質的技術突破。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醒,目前塑膠微粒的健康危害證據,大多是用細胞或動物實驗看單一種類塑膠微粒的影響,仍無法直接回答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閱讀更多

台灣氣候調適研究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因應IPCC的第二工作組報告,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科學團隊,昨日發布台灣氣候衝擊最新數據。數據顯示極端事件導致連動性的複合式風險,是台灣最需重視的災害。李明旭強調,以永續價值驅動調適才能發展台灣的氣候韌性,應對危機。
閱讀更多

日本福食與食品安全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目前大眾仍未能有機會看見和理解「日本進口食品」相關的科學證據,常出現因政治而失焦的非理性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2/17)日召開記者會,邀請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謝婉華副教授與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許芳裕教授,分別說明輻射食品的科學證據,以及目前制訂福島食品進口的規範時,如何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閱讀更多

T細胞免疫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 新聞稿

Omicron變種病毒從去年底爆發全球疫情至今,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會因為Omicron病毒而失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至今(2022)年陸續發布尚未同儕審核的預印本研究,發現人體由疫苗或感染病毒獲得的T細胞免疫反應,並沒有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而受到太大的影響,表示人體曾打疫苗或受新冠病毒感染後,仍帶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