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透過行為節律預測亞洲埋葬蟲繁殖時機」專家意見
台灣時間2025年6月18日上午7:01,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沈聖峰與其團隊的研究「透過行為節律預測亞洲埋葬蟲繁殖時機」(Circadian Activity Predicts Breeding Phenology in the Asian Burying Beetle Nicrophorus nepalensis)登上《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聯合國兩場海洋大會」專家意見
聯合國從6/3日開始,在法國尼斯連續舉辦兩場全球會議,一場是以海洋科學為核心的「同一個海洋」科學大會,第二場是以海洋治理策略為主軸的「聯合國海洋大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解析全球海洋會議對台灣的可能影響。
閱讀更多「國際海洋知識社群給聯合國海洋大會的聲明」專家意見
6月7日下午,由跨國海洋專業人士組成的全球社群,海洋知識行動網絡 (Ocean KAN) 發布聲明,將超過240名參與者、跨越五個地區的討論,彙整為六項共同的關注重點,分別是:重視海洋污染與生態系保育;與社區、當地參與者和原住民的接觸;呼籲合作與包容;對氣候變遷的擔憂;認可在地知識;區域需求。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聲明的觀點。
閱讀更多Expert Reaction: Are mountain species on the brink? They may be more resilient than we thought
As global temperatures continue to rise, scientists have worried that mountain species are on an "extinction elevator"—forced to move uphill for cooler temperatures, ultimately accelerating extinction as they run out of space. However, a new [...]
閱讀更多「山區植物與動物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台灣專家意見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物種隨溫度上升向上遷移,但並不如早期的推測,會像搭上「滅絕電梯」。
閱讀更多「山區植物與動物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德國專家意見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陳一菁教授研究團隊,今(16日)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最新研究。這個研究結果挑戰學界早期的推測,指出雖物種隨溫度上升向上遷移,但並不如早期的推測,會像搭上「滅絕電梯」。
德國專家針對此篇研究提供觀點,回應時間:2025年5月16日。
閱讀更多「伊比利半島大規模停電事件」專家意見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發生大規模停電事件,造成數百萬人無電可用。根據初步報導,這次停電可能與高壓線路故障和大氣震盪等多個原因有關,連帶影響到整個伊比利半島的電力系統。目前停電的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家能源公司也提出可能的原因。我們應該從什麼觀點來檢視這起事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