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世界氣象組織預報反聖嬰現象可能連續三年出現」專家意見
8月3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聞稿指出反聖嬰(La Niña)現象很可能會持續至今(2022)年年底,這是本世紀第一次連續三年出現反聖嬰現象。根據WMO的預報,這個始於2020年9月的反聖嬰,持續至2022年11月的可能性為70%;持續至2023年的可能性是55%,仍高於不發生反聖嬰也不發生聖嬰的可能性(40%)。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有什麼可能的影響?
閱讀更多農業碳匯專家QA--土壤篇
碳匯指的是二氧化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的地方,也會將這些地方稱為碳儲存庫,例如海洋、森林、濕地等等,土壤更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匯,可以長期的將碳固定在土壤之中。透過土壤固碳、採用低碳農法減少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也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農業減碳的重要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關於土壤固碳的重要概念。
閱讀更多碳費還是碳交易?專家:應先反思哪種工具能達到減碳目標
在2050淨零排碳的訴求下,為符合國際供應鏈的要求,如何獲得碳權?怎麼達成碳中和?成為熱門的話題。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接受我們的訪談時,曾提出目前碳費與碳交易制度規劃上,可供反思之處。
閱讀更多斯德哥爾摩+50會議與臺灣永續行動的啟示
1972年6月5至16日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被視為全球討論永續發展的起點。為紀念該峰會舉辦50週年,聯合國於今(2022)年6月2~3日時,由瑞典與肯亞共同於斯德哥爾摩舉辦Stockholm+50國際會議,以「為人人可享有的繁榮打造一個健康的星球——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機會」為主題。
閱讀更多「氣候變遷歸因國際記者會」新聞稿
極端天氣事件帶來極大的災害,但熱浪、豪雨、乾旱、野火和颱風所造成的損害,全都是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嗎?發布在《環境研究:氣候》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並不完全如此。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主辦國際記者會邀請兩位專家分享他們的觀點。
閱讀更多「斯德哥爾摩+50會議」專家意見
1972年聯合國人類與環境會議通過《斯德哥爾摩宣言》,這份宣言是後續環境政策的重要基礎。今(2022)年是《斯德哥爾摩宣言》發布的第50年,聯合國在6月2、3日於瑞典召開大會,在大會結束時共同主辦國瑞典與肯亞發表聲明提出三大呼籲。在會議之前,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EI)與印度能源、環境與水理事會(CEEW)兩個智庫也發布報告《斯德哥爾摩+50:解鎖更美好的未來》(Stockholm+50: Unlocking a Better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