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2022-10-06小農也能參與碳交易?申請成本是重點考量國際上對減碳的呼籲與訴求增高,「淨零」、「碳權」等概念也受到各界的關注。跨國企業自主提出減碳目標,也要求供應鏈需要分擔減碳的責任,達成產品、產線的碳中和。農委會更宣示台灣2040年要達成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台灣農民有機會一起參與減碳過程嗎?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資訊 2022-09-22農業碳匯專家QA--農法篇當我們想要選擇更能幫助減碳的農法,有沒有什麽數據可以幫助評估?該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減碳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的評估指標。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2022-09-16「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專家意見9/13日網路輿論與新聞,因NHK的「時事專欄」所發佈的2022年颱風路徑圖上,颱風都未朝台灣方向前進。因而網路輿論熱議「颱風都躲開台灣」、「颱風遇到台灣就繞道而行」、「颱風不敢挑戰中央山脈」。也有部分新聞提到,從2019年底至今,已經有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連年沒有颱風登陸的原因與可能影響,以及該如何理解這個現象較為正確?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2022-09-06「世界氣象組織預報反聖嬰現象可能連續三年出現」專家意見8月3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聞稿指出反聖嬰(La Niña)現象很可能會持續至今(2022)年年底,這是本世紀第一次連續三年出現反聖嬰現象。根據WMO的預報,這個始於2020年9月的反聖嬰,持續至2022年11月的可能性為70%;持續至2023年的可能性是55%,仍高於不發生反聖嬰也不發生聖嬰的可能性(40%)。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回應,反聖嬰現象對台灣有什麼可能的影響?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資訊 2022-08-24農業碳匯專家QA--土壤篇碳匯指的是二氧化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的地方,也會將這些地方稱為碳儲存庫,例如海洋、森林、濕地等等,土壤更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匯,可以長期的將碳固定在土壤之中。透過土壤固碳、採用低碳農法減少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也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農業減碳的重要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關於土壤固碳的重要概念。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