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 科學文章 2020-02-14新型冠狀病毒的無症狀傳播可能發生嗎?對疫情的重要性為何?日前,由北海道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教授西浦博(Hiroshi Nishiura)率領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1] (註:截至2/13日止,該研究仍在期刊同儕審查中,尚未正式發表),推估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發病世代間隔(serial interval)平均約為3.4天,更進一步推論有一半以上的個案是來自於無症狀傳播。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0-02-14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是人工病毒謠言之專家意見在國外用於分析和解釋病毒分子演化和流行病學的研究論壇中,亦有研究指出蛇可能是作為COVID-19跨物種的中間宿主。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0-02-14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分子演化研究報告專家意見在國外用於分析和解釋病毒分子演化和流行病學的研究論壇中,亦有研究指出蛇可能是作為COVID-19跨物種的中間宿主。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0-02-0420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研究報告之專家意見近期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台灣已出現第一起本土居家感染的確診病例(2020/1/29),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教授、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陳慧文副教授、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方啟泰教授以及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吳弘毅教授,回應目前最新的兩篇科學研究,與釐清相關科學資訊。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0-02-03專家提供口罩的科學資訊與使用的問題回應耶魯大學公衛學院疾病感染模型與分析中心(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ing and Analysis)的乍得·韋爾斯(Chad R. Wells)博士閱讀更多
生物醫療 科學資訊 2020-01-22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科學資訊病毒感染細胞的第一步是冠狀病毒蛋白與細胞受體結合,病毒膜上的棘蛋白(spike,S protein)與人類受體(receptor)的親和度要足夠高,才能成功感染人類細胞。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20-01-10睡眠不足增加肥胖的風險之專家意見早前多則新聞報導指出睡眠時間長短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引用了加州聖地牙哥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精神病學系的丹尼爾‧F‧克里普克博士(Dr. Daniel F. Kripke)於2002年針對人類睡眠行為做的研究。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生物醫療 2019-12-18鼠疫疫情相關科學議題專家意見2019年9月初,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資料顯示,確認中國大陸今年發生於甘肅酒泉市的首例敗血性鼠疫死亡案例,顯示自11月12日起,中國大陸陸續確診4例病例,均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包括錫林郭勒盟3例和烏蘭察布市1例。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