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Omicron變種病毒(B.1.1.529)」專家意見
南非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52,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於周六(11/26)正式以希臘字母命名為Omicron,列為「受關切變種(VOC)」。
閱讀更多「混打AZ/BNT新冠疫苗」研究與專家意見
近日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開放預約新冠疫苗混打,究竟不同種類與廠牌的新冠疫苗混打,研究怎麼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針對AZ+BNT混打的組合,整理現有的相關文獻與專家意見。
閱讀更多「長期洗腎患者感染COVID-19的危險因子與死亡率」專家意見
透析病人相較一般民眾有更高的風險會感染COVID-19;染病後,其死亡的風險也會較高。這個發現不僅在美國,在世界各地也都有類似報告。研究發現的危險因子項目可以參考,但是數值會因上述理由差異極大。特別是如果把疫苗注射的影響考慮進去,結果影響會更大。
閱讀更多「可引發T細胞免疫力的COVID-19蛋白質疫苗」專家意見
今(2021)年11月24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此研究第一期試驗收集平均18-80歲的36人,施打一劑CoVac-1疫苗,間隔28天和56天後,分析兩種T細胞(表現出CD4和CD8這兩種抗原的T細胞)的免疫反應與安全性。
閱讀更多「首次分析人類發育早期胚胎的研究」專家意見
今(2021)年11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發表一篇研究,使用來自捐贈者的人類胚胎,大約受精後第二到三周的時期,再分析胚胎中細胞的遺傳物質組成、不同種類與特化的情形。專家表示,此研究讓我們對人類早期發育過程有了最直接而深入的了解,無疑是首度解碼人類胚胎發育過程細胞與基因變化之里程碑。
閱讀更多網傳「雲電腦將取代傳統電腦?」專家解析
一則傳言指出,阿里巴巴在10月18日推出了不需要CPU、沒有主機的「雲電腦」,所有的操作都在雲端上,擁有無限的算力資源,會完全取代傳統電腦。這篇傳言已被提報為待查核訊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
閱讀更多「細胞的醣脂會協助COVID-19的感染」專家意見
病毒經由感染宿主如何進入宿主細胞、在宿主細胞中大量複製後、造成宿主發生疾病的生物化學機制、對瞭解病毒和宿主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更多「COP 26協議」專家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會議(COP26),於2021年11月13日晚間公布最終協議結果。成為第一個放入減少煤炭、化石燃料補貼期程的協議。然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所承諾的氣候政策,尚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本次COP26所簽訂的協定提供觀點。
閱讀更多「癌友施打疫苗與感染COVID-19研究」專家意見
癌友還是需要注意,打完兩劑疫苗的免疫力可能沒有一般人來得好,血癌患者的免疫力又比固態腫瘤患者來得差。另外在自然感染的情況下,雖然八成的癌友能對原始病毒株產生中和性抗體,但對突變株的抗體濃度卻大幅下降。因此,癌友們仍需注意落實防疫措施以盡量避免感染;未來若有追加劑,應優先讓癌友接種以提高保護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