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混打AZ疫苗與BNT疫苗的免疫特性和效果」專家意見
今(2021)年10月21日,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公開一篇法國里昂國際傳染病研究中心(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ectiologie Lyon, CIRI)的研究,探討混合施打AZ與BNT兩種不同廠牌的新冠疫苗後,產生細胞免疫的特性與效果。
閱讀更多「澳洲施打疫苗對Delta病毒的直接保護力和群體保護力」專家意見
今(2021)年9月6日《澳大利亞醫學雜誌》(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公開研究論文,使用數學模型探討澳洲2019年疫苗種類、接種年齡、覆蓋率等,對疫情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發現若平均每個病人可傳染的人數高於5,澳洲現今的疫苗施打策略無法達成集體免疫,除非納入五歲以上的兒童族群後將覆蓋率提高至85%。
閱讀更多「以色列兒童感染不同新冠變種病毒的傳播狀況」專家意見
今年年初以色列的感染人數增加,被普遍誤以為是delta病毒株所致,但此篇研究告訴我們,可能有不同的變異株同時在流行,或因為防疫政策鬆綁與人類行為模式改變。也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可供年幼兒童施打的COVID-19疫苗。
閱讀更多「全球科學媒體中心疫苗安全與有效性線上說明會」會後新聞稿
由十個國際組織共同成立的COVID-19 疫苗媒體中心,今(2)日針對「COVID-19疫情與疫苗有效性」議題,舉行線上專家說明會。全球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的領銜疫苗專家結合了COVID-19 Vaccine Media Hub的夥伴,提供珍貴的機會,讓您瞭解世界各地看到的疫苗安全與有效性的相關數據。
閱讀更多「Delta變種病毒與疫苗有效性」《自然》(Nature)期刊文章整理與摘譯
Delta變種病毒已經快速地成為全球許多國家最主要傳播的COVID-19病毒株,過去幾周,許多研究已經能更清楚解釋Delta變種病毒,究竟和它的類似病毒有哪些不同,以及它廣泛傳播的機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並摘譯五篇《自然》(Nature)期刊探討Delta變種病毒與疫苗效力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南非發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C.1.2」專家意見
今(2021)年8月24日,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以及南非開普敦醫學研究委員會(SAMRC)的抗體免疫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台發表一篇研究報告,分析一株在南非與其他七個國家傳播的COVID-19變種病毒「C.1.2」。
閱讀更多「施打兩劑疫苗可針對COVID-19變種病毒引起高效免疫反應」專家意見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在兩次疫苗接種後,會產生高強度的T細胞免疫反應。專家認為這篇研究值得我們關注的原因有哪些呢?
閱讀更多網傳「疫苗打了跟沒打基本上染疫率幾乎一樣?」專家解析
網傳文章提到以色列數據顯示打疫苗無效,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特邀專家解析文章中的幾項與科學相關的訊息。究竟哪些敘述可能會誤導大眾呢?
閱讀更多「控制新冠病毒的兒童感染:預先活化上呼吸道抗病毒的先天免疫力」之專家意見
今(2021)年8月18日,國際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最新研究,認為兒童的呼吸道免疫細胞可能可以提早偵測到SARS-CoV-2病毒,有更強的早期先天性免疫抗病毒反應,解釋了兒童感染病毒之後較少出現急性嚴重呼吸道症狀的原因。
閱讀更多「病毒動力學模型分析試驗中的抗新冠病毒藥物效果」之專家意見
今(2021)年7月6日,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最新刊登的研究運用病毒動力學模型,分析並探討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結果不一致的背後原因,希望有助於未來設計更好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如果患者出現症狀後立即招募進入試驗,可以顯著減少需要的樣本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