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今(2021)年8月9日,一則發布在臉書的傳言說:「65%的Covid-19死亡個案都已接種相關疫苗,已接種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亦高於尚未接種的感染者」。

傳言的作者寫道「Covid-19疫苗充分地增加了Delta感染者的住院死亡風險」、「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住院風險反增了48%」、「Covid-19疫苗並沒有將死亡風險降低95%,它反令接種者感染後的死亡風險增加了431.25%」。

文章截圖:

 

這篇文章已引起眾多關注和轉傳,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與合作夥伴「MyGoPen事實查核組織」共同澄清新聞與查證研究,希望能依實證醫學研究的精神,藉由專業領域之專家釐清民眾在傳言中產生的疑慮。此次邀請的專家回應將會即時提供給MyGoPen完整引用。

經查詢,傳言引用的數據來自英國公共衛生部(PHE)今年8月6日發布的報告: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and variants under investigation in England. 

報告本身旨在更新英國境內受到關注的 SARS-CoV-2 病毒變異狀況。

傳言引用報告中第18-19頁的表格(Table 5)後,列出Delta變種確診病例的疫苗施打率、死亡率以及住院率等數字,再分為A、B、C、D四組。

專家怎麼說?

2021年10月25日

基隆長庚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長庚大學臨床資訊與醫學統計研究中心副教授 陳冠甫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大學專題研究生 林宜潔

1.傳言中的計算方式正確嗎?若錯誤,應如何計算才正確?

依據BBC報導[1]指出,截至2021年10月22日前在英國未接種過疫苗的比例約為27%,人數比已接受疫苗接種之英國民眾少很多。但PHE報告中統計英格蘭的過去七個月300,010宗Delta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當中,未接受疫苗接種之比例為50%,可見施打疫苗能有效對抗疫情。

另外,此傳言以PHE報告中的統計數字來計算,企圖推論新冠疫苗接種是否會增加住院及死亡率。但是,以確診Delta新冠病毒為母群體做為分母,並不是正確的算法。正確計算方式是以目前接種疫苗之全體人口做分母,計算出個別的住院率、死亡率。

2.依據這些數字,能得到「接種疫苗的住院風險反增了48%」此結論嗎?

不行。首先,承上題所述,分母應該換成接種疫苗之全體人口。所以傳言中陳述的「結果顯示,官方聲稱Covid-19可有效降低住院風險95%的陳述是失實的,數據顯示接種疫苗的住院風險反增了48%」,並不是在正確的分母下之比較。

再者,經過兩劑疫苗接種仍舊得病的民眾,推論應該有一些共同疾病、年紀、或其他危險因子,導致仍然以突破性感染的方式確診,因此這個推論可能受到干擾,導致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其實是看到這些風險因子導致住院或死亡的發生,而不是疫苗接種的結果,但此PHE報導未能加以校正分析。

所以,應該分組或迴歸分析所有已接種疫苗及未接種的的民眾,分別計算出各自比例,並排除可能干擾的情況下才能下結論。

3.依據這些數字,能得到「Covid-19疫苗並沒有將死亡風險降低95%,它反令接種者感染後的死亡風險增加了25%」此結論嗎?

同上,不行。應該要有共同的分母才能比較,而且進一步分組或迴歸分析做推論。

參考資料:

[1] 根據BBC報導〈Covid vaccine: How many people are vaccinated in the UK?〉,目前各個國家施打疫苗方針大多按照年齡做排序,由老年人或其他醫護優先接種,以本篇傳言提及國家英國為例,至少有4900萬人接種過至少一劑COVID-19疫苗(2021年10月22日更新)。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備註:與此則傳言類似的謠言解析請參考〈網傳「疫苗打了跟沒打基本上染疫率幾乎一樣?」專家解析〉。

其中以下概念,有助於釐清傳言:

  • 已接種疫苗的人數會隨時間增加,比未接種的人多,所以死亡、重症、確診的人中,接種過疫苗的人數可能也會相對地變多。
  • 倖存者偏誤(過度關注「倖存了某些經歷」的資料,而忽略了可能無法觀察到的資料)。
  • 兩個不同族群(打疫苗沒打疫苗)的感染率,不一定能直接比較。例如已經完整接種的民眾其社交與衛生行為可能會產生明顯改變;另一方面,老年人可能有較高機會接種疫苗,但也可能更難抵禦攻擊性變異。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