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組織與單位》
1. AfDB(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非洲開發銀行集團
2. CAN(Climate Action Network)國際氣候行動網絡
CAN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候網絡,由130多個國家的1500多個民間組織組成。尋求與各領域合作夥伴一致的目標,透過氣候運動,迫使政府採取更積極、快速的行動結束化石燃料時代,並解決受氣候危機影響最嚴重的民眾的需求。
3. CAT(Climate Action Tracker)氣候行動追蹤組織
4. 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揭露計畫
CDP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鼓勵投資者、企業、城市等使用者與地區揭露與評估其對環境的影響。
5. CEM(Clean Energy Ministerial)聯合國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
6.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聯合國糧農組織
7. FMC(First Movers Coalition)先行者聯盟
FMC由50多家企業組成,透過企業採購對市場發出訊號,將資金、引向低碳與零碳技術。藉此推動七個難減工業部門(鋁、航空、化工、混凝土、航運、鋼鐵、卡車運輸)的去碳,並促進零碳技術商業化。
8. GCP(Global Carbon Project)全球碳計畫
GCP是由未來地球(Future Earth)與世界氣候研究計畫(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共同執行,用來評估全球碳排放與碳匯的研究計畫。這個計畫每年會產出〈全球碳預算〉(Global Carbon Budget)報告,並發表在經過同儕審查的學術期刊。這份報告也是聯合國排放差距報告,以及氣候變遷峰會中討論的重要科學基礎。
9. GFANZ(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
這個聯盟在COP26正式成立。主要的任務是擴大承諾淨零的金融機構數量,並提供金融機構落實淨零承諾所需的工具與資源。目前有550個金融機構加入,這些金融機構分屬50多個不同國家。
10. ICLEI(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
ICLEI是一個由2500多個致力於城市永續發展的地方政府或地區組成的全球網絡。並持續影響各國推動永續政策、落實地方行動,以實現低排放、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方、公平、韌性和循環的發展。原名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在2003年更改為目前的名稱。
11. 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國際原子能總署
12. 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國際能源總署
13. 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國際勞工組織
14. IRENA(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國際再生能源總署
15.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關於IPCC的介紹,請參考〈IPCC AR6 科學資訊〉的Q1。
16.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17. MPP(Mission Possible Partnership)可能的任務夥伴關係
MPP是一個氣候領導者聯盟,致力於在未來十年,促進七個難減工業部門的去碳。
18. SBI(Subsidiary Body for Implementation)附屬履行機構
SBI是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組織架構下的機構之一,主要職責是提供締約方諮詢公約履行事宜。例如要求締約方繳交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協助設定減碳共同時間框架等。
19. SBSTA(Subsidiary Bod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附屬科學和技術諮詢機構
SBSTA是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組織架構下的機構,主要職責是提供締約方大會及其他附屬機構,科學與技術事項諮詢。例如建立全球盤點架構、建立碳市場之可量測、可報告及可查驗機制等。
20.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BTi既是組織名稱也是倡議名稱,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工具協助企業將其減碳目標與氣候科學結合。企業可依照SBTi提供的方法設立建碳目標,企業也需要在其提出的申請中界定時限、範疇、減碳目標,且需與限制平均升溫達攝氏2度的減碳趨勢一致。
21. 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聯合國環境規畫署
22. UNIDO(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UNIDO的使命是促進和加速永續工業和經濟發展,並支持各國促進數位化和綠色轉型,並加速以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方法實現工業化。
23. WBCSD(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
24. WMO(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世界氣象組織
《國際條約》
1. GCP(Glasgow Climate Pact)格拉斯哥氣候盟約
2. UNCBD(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
3. UNCCD(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
4. UNFCCC(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
《會議縮寫》
1. CMA(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Serving as the Meeting of the Parties to the Paris Agreement)巴黎協定締約方會議
2.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締約方大會
關於COP的介紹,歡迎參考〈COP27 氣候變遷大會資訊簡介 1〉
3. COY(Conference of Youth)青年氣候大會
4. WCF(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經濟論壇
5. WUF(World Urban Forum)世界城市論壇
《COP27的預期倡議》
1. AWARE (Action for Water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水調適與韌性行動
2. CAP(African Women's Climate Adaptive Priorities)非洲婦女的氣候調適優先
3. CRSP(Climate Responses for Sustaining Peace)維持和平的氣候應對
4. ENACT(Enhanc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limate Transformation)加強以自然為基礎解方的氣候轉型
5. FAST(Food and Agriculture for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糧食與農業永續轉型
6. iCAN(Initiative on Climate Action and Nutrition)氣候行動與營養
7. SURGe(Sustainable Urban Resilienc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下一世代的永續城市韌性
這七個是本次主辦國提出的預期議題,尚未成為正式的倡議。
《其他倡議》
1. IDDI(Industrial Deep Decarbonisation Initiative)工業深度減碳倡議
2. JETP(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
3. PGII(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全球基礎設施及投資夥伴關係
《重要報告》
1. AGR(Adaptation Gap Report )調適差距報告
2. EGR(Emissions Gap Report)排放差距報告
3. IPCC AR6(IPCC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
關於評估報告的介紹,請參考IPCC AR6 科學資訊
目前已發布的三份報告資訊
- IPCC AR6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物理科學機制」專家意見
- IPCC AR6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專家意見
- IPCC AR6第三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的減緩」專家意見
4. WEO(World Energy Outlook)世界能源展望
《專有名詞》
1. ACE(Action for Climate Empowerment)氣候賦權行動
2. AIM for C/AIM 4 C(Agriculture Innovation Mission for Climate)氣候相關農業創新任務
3. AMR(Antimicrobial Resistance)抗生素抗藥性
4. CAADP(Comprehensive Afric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ogramme)非洲農業綜合發展計劃
5. CBAM(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碳邊境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
6. CCA(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氣候變遷調適
7. CCM(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氣候變遷減緩
8. CCPI(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氣候變遷績效指標
9. 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捉、利用與封存
同一系列的變化,還有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捉與封存、BECCS(Bio-Energy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生質能源與碳捕捉及封存
10. CDM(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潔發展機制
CDM是京都議定書規範的碳抵換機制之一。這個機制允許在京都議定書中做出減量承諾的國家,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減碳項目,以獲得可銷售的經核證的減碳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ER)額度。這個額度可計入京都議定書目標。
11. DRR(Disaster Risk Reduction)災害風險減輕
12. EU ETS(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13. EWS(Early Warning System)早期預警系統
14. GCC(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
15. GCF(Green Climate Fund)綠色氣候基金
16. GGA(Global Goal on Adaptation)全球調適目標
17. GPP(Green Public Procurement)綠色公共採購
18. GST(Global Stocktake)全球盤點機制
GST是盤點巴黎協定執行狀況的機制,目標是評估世界在實現協定宗旨與目標的各面向與集體進展。除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時間是2021-2023年,之後會以每五年一次為循環,從減緩、調適、落實與支持手段作為評估的三個重要領域,並考慮應對措施及解決損失與損害的社會經濟成果。
19. 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全球暖化潛勢
由於可以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不只一種,且每種氣體導致的升溫速度、可維持的時間長度不同,因此以溫室氣體的輻射造成暖化的能力與時間,來換算其影響力等於多少二氧化碳。不同溫室氣體的對照與換算可參考全球溫室氣體暖化潛勢表(第52頁)。換算後以「二氧化碳排放當量」作為單位,也寫作CO2e。(關於二氧化碳排放當量,請參考淨零名詞解釋4)
20. ICF(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國際氣候融資
泛指所有富國提供給低度開發國家,用於調適與減緩的資金。包含英國提供的國際氣候基金、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氣候投資基金(Climate Investment Funds)都是氣候融資的管道之一。
21. KJWA(Koronivia Joint Work on Agriculture)克羅尼維亞農業聯合工作
克羅尼維亞是Koronivia的音譯,是斐濟重要的農業研究所的名字,台灣官方文件會直採原名,因此也可使用原文。
22. 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命週期評估
23. LDCs(Least-developed country)低度開發國家
24. LUC(Land-Use Change)土地利用改變
25. MWP(Mitigation Work Programme)減緩工作計畫
26. NAPs(National Adaptation Plans)國家調適計畫
27. NbS(Nature-based solutions)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
28. NDC(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國家自主貢獻
29. NSA(Non-state Actors)非國家行為者
30. PPPs(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公私夥伴關係
31. RDI(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研究發展與創新
32. SIDS(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小島嶼開發中國家
33. SSPs(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共享社會經濟途徑
是IPCC在第六次評估循環中,採納的新推估情境。相較於之前評估報告採用代表濃度途徑(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RCP),SSPs在溫室氣體濃度變化之外,也將社會經濟對於減碳的影響納入情境。詳情請參考〈IPCC AR6 科學資訊〉的Q7
34. 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35. 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科技準備度
TRL是一套評估「技術」發展程度的方法,一開始是出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共分為9級,後來廣範為國際各政府、學研機構、企業使用。國際能源總署(IEA)則針對能源技術提出新的評估方法,也稱為TRL,共分為11級,但與NASA的評估方式不同。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