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再生塑膠粒料科學資訊
近日IKEA進口的TROLIGTVIS隨行杯杯蓋被驗出含有塑化劑,但該項產品在IKEA官網標示杯身及杯蓋材質為聚丙烯(PP),然而聚丙烯材質的食品容器,在製程中並不需要添加塑化劑。
閱讀更多塑膠容器分類相關科學資訊
目前我國塑膠容器回收分類編號是依據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SPI)在1988年所訂定的塑膠辨識碼(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發展而來,在編號上共可分為1-7號,分別代表了7種不同的塑膠材質。
閱讀更多IKEA隨行杯塑化劑超標專家意見
衛福部食藥署12月10日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清單,其中IKEA進口的TROLIGTVIS隨行杯杯蓋,經正庚烷溶出試驗(25度,1小時),被食藥署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C16H22O4)超標高達1.9 ppm(標準:0.3ppm以下),這也是IKEA同款商品兩周內被驗出塑化劑超標。
閱讀更多垃圾能源回收之專家意見
近日,許多媒體報導垃圾焚燒後可以產生能源,環保署也在其新聞稿指出:「垃圾焚化廠不僅可將垃圾妥善處理,同時藉由轉廢為能創造再生能源,對於天然資源不足、極度仰賴國外能源輸入的我國,提供了一項安全、穩定及可靠的替代能源」。
閱讀更多英國研究生物可分解塑膠袋無法分解專家意見
近日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國際海洋垃圾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Marine Litter Research Unit)學者伊莫金‧奈普(Imogen E. Napper)與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C. Thompson)在《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
閱讀更多國際塑膠循環經濟發展新趨勢
為了讓塑膠進入循環經濟以及降低塑膠污染,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共同合作推動全球新塑膠經濟承諾(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該承諾於2018年10月正式啟動,至2019年5月已經有350多個政府、企業、金融單位、學術單位簽署該承諾 ,並共同致力於推動塑膠循環經濟願景。
閱讀更多環境友善塑膠相關科學資訊
去年(2018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G7)在加拿大舉辦峰會,會議中針對海洋廢棄物進行討論,並提出海洋塑料憲章[1](Ocean Plastics Charter)、希望各國簽署以解決海洋塑膠廢棄物問題,並藉此限制各國塑膠製品的製造與使用。
閱讀更多六輕爆炸空氣污染是否危害人體健康
2019年4月7日下午台塑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台化芳香烴三廠發生爆炸,其為液化石油氣(LPG)管線洩漏,進而引發火災。隔天環保署召開記者會說明雲林、彰化空氣品質監測沒有發現異常數值,並解釋六輕爆炸的LPG管線燃燒後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如燃燒不完全則是產生一氧化碳跟粒狀物,並不會有其他化學物質。
閱讀更多Starlinger Decon塑料淨化技術 廢塑料再製為食品容器的健康風險
近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下的食品接觸原料,酵素、調味料與加工添加物小組(Panel o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Enzymes, Flavourings and Processing aids,以下簡稱CEF專家小組),根據2008年3月27日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簡稱EC)建立之規章(EC) No [...]
閱讀更多循環經濟之生活塑膠再利用現況與發展趨勢
從生活塑膠開始釐清,並針對我國塑膠容器公告應回收項目進行探討,盤點目前尚未納入公告應回收塑膠種類及其物質流,並反思生活塑膠循環經濟之可能具體作法。最後,在塑膠管制層面上提出政策管制工具之建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