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研究可偵測人體血液中的塑膠微粒」專家意見
這篇研究屬於分析方法開發的研究,著重在血液塑膠成分分析方法與再現性與背景干擾處理。這篇研究僅能回答所開發方法能偵測血中塑膠微粒成分精確度與準確度。對於人體暴露途徑、內在暴露劑量、毒理反應、健康效應等問題仍需更多研究。
閱讀更多「長期暴露空氣污染與免疫介導發炎性疾病的關聯」專家意見
若能以全球尺度考量各區域污染特性、主要污染來源及暴露濃度高低之不同,提高空氣污染暴露評估時間及空間解析度,並考量個人層級之因素,如:吸菸、基因、個人生活史及作息、職業暴露、社經地位等因素,將有助於各國了解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並提供如何針對污染源頭採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民眾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產生健康危害的風險。
閱讀更多新冠藥物在地研發 考驗公部門整合能力
國內學術研究機構已有不少深具技術與經驗的病毒研究中心,其中也有正在開發廣效型抗病毒藥物的技術平台。文章提到,若政府能有效整合資源,持續投入學術研發,並橋接產業、輔助技術轉移等,才能真正讓台灣整體的藥物研發上有顯著突破。
閱讀更多「社交距離+疫苗可防變種病毒再出現」專家意見
本研究調查六個國家(以色列、美國、英國、巴西、法國和德國)的疫苗接種和感染數據,透過研究新冠病毒的演化,與相應的疫苗接種率和社會隔離措施,提出預測模型。研究結果發現,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帶有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再次出現。
閱讀更多「用抗生素治療新生兒對腸道菌的影響」專家意見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與和荷蘭威廉敏娜兒童醫院等的研究團隊,今(2022)年2月16日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發布研究,探討共147名出生不到36周,且有新生兒早發性菌血症的新生兒,用三種不同組合的抗生素治療時,對腸內菌相造成的影響。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閱讀更多「網傳謠言:打疫苗前後人體內發炎反應圖解讀?」解析
這篇研究無法得出「打疫苗次數越多,人體發炎反應範圍和強度越大」的結論,因為這篇研究並沒有進行比較或實驗「疫苗次數」與「發炎」的關係;再加上,該研究屬於單一患者的臨床病例報告(Case Report)有許多推論限制,主要原因是:不能直接將「個案」推論到「通案」,意思就是不能擴大解釋成所有人都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閱讀更多「研究:口服抗病毒藥可降低新冠傳播風險」專家意見
2022年2月16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一篇最新的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抗病毒藥物研發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閱讀更多「Omicron變種病毒亞型BA.2」專家意見
Omicron變種病毒(BA.1)隨時間演化,演變出亞型BA.2。目前台灣確診者仍以感染BA.1為多數,感染BA.2者較少,國外則是丹麥和以色列出現了較多感染BA.2的案例。我們需要擔心BA.2變異株嗎?已經感染過BA.1的人,還有可能會感染BA.2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閱讀更多「新冠長期症狀患者的腸道菌組成變化」專家意見
今(2021)年1月26日,國際期刊《腸道》(Gut)發表一篇研究,研究發現有、無新冠長期症狀(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兩者腸道菌的組成不相同。研究指出,不同的腸道菌組成有潛力可以用來預測病患可能出現的新冠長期症狀。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閱讀更多「評估5-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安全性與效果」專家意見
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的年齡層包含5至11歲的孩童,引起媒體和社群討論5至11歲是否應該接種疫苗的議題。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於今年(2022)1月6日發表的研究,以及針對這篇研究的討論,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發表意見。
閱讀更多「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研究」專家意見
今(2021)年1月25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研究指出,已接種過兩劑BNT或莫德納疫苗的130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再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後,有病毒棘蛋白專一性的抗體效價增加,且沒有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最多是注射處疼痛和感到疲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