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橙皮素可活化小鼠長壽基因 延緩老化」專家意見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蔡亭芬特聘教授、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葉集孝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去(2022)年7月24日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Hesperetin promotes longevity and delays aging via activation of Cisd2 in naturally aged [...]
閱讀更多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新研究方向:調節免疫韌性的關鍵基因
紅斑性狼瘡是全身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目前仍然是症狀最多樣且複雜的風濕病。陳斯婷團隊近期的研究指出,免疫細胞表現一種特殊的基因名為NLRP12,能夠調節身體的發炎反應,並且反應紅斑性狼瘡病人的免疫細胞活化程度。研究結果顯示NLRP12基因有潛力可作為了解紅斑性狼瘡疾病嚴重度的指標,以及新的藥物研發方向。
閱讀更多「研究:喪偶對不同性別老年人死亡率與照護的影響」專家意見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組的魯迪.威斯登多爾普(Rudi G. J. Westendorp)教授團隊作的研究,發現喪偶之痛對不同性別老年人死亡率與照護的影響不同。這份研究發現比起沒有喪偶的人,喪偶者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喪偶後的醫療支出,其中又以男性比女性更顯著,喪偶的男性持續六年內死亡率與醫療支出都高於喪偶的女性。台灣有這樣的研究可以提供我們作為照護喪偶長輩的參考嗎?
閱讀更多「端粒長度和大腦MRI老化特徵的關聯研究」專家意見
今(2023)年3月23日台北時間凌晨03:00,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發表一篇由牛津大學托比瓦拉(Anya Topiwala)等人作的的研究,結果顯示,端粒長度與大腦MRI的一些神經退化疾病的特徵有關。從這主題的研究,兩位研究端粒的專家解析,我們應該怎麼理解人DNA的端粒和老年疾病的關係?增加端粒數量能減緩退化性神經疾病嗎?
閱讀更多「研究:利用手機打造低成本的螢光顯微鏡」專家意見
今(2023)年3月10日,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一份由美國維諾納州立大學的雅各.海因斯副教授(Dr. Jake [...]
閱讀更多「研究:葉蟬有高速且節能的排尿方式」專家意見
在今(2023)年3月1日,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一份最新研究,「Droplet superpropulsion in an energetically constrained insect」。研究發現,葉蟬(leafhopper)會將尿液集中在尾部後,透過尾部的特殊構造:尾針(anal [...]
閱讀更多「研究:免疫調節基因NLRP12影響紅斑性狼瘡的嚴重度」專家意見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陳斯婷教授與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團隊,今年2月1日發表於《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的研究,研究結果提出NLRP12基因可以做為預測紅斑性狼瘡疾病的潛在生物標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了四位研究自體免疫疾病與機轉的專家,給予專業意見。
閱讀更多「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傳播COVID-19?」專家意見
近期有許多討論口罩降解會產生懸浮空氣中的塑膠微粒,且這些產生的塑膠微粒可能會傳播新冠病毒。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出相關研究並邀請空氣污染採樣與環境流行病學的專家,提供對此議題的專業看法。說明目前仍無直接證據可證實,口罩產生的塑膠微粒會作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以避免民眾過度解讀或擔憂,而這些擔憂主要是過度連結與強調以下兩篇文獻資料的結論。
閱讀更多「塑膠微粒的吸入或暴露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WHO報告摘要與編譯
WHO說明這份報告評估的三個重點有三個。
1.人類暴露於奈米塑膠微粒的食物、飲料、飲用水和空氣,以及與人類健康有關的暴露途徑數據。
2.根據發生率、毒理與暴露情況,去檢驗奈米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 盡可能找出任何能確實減少接觸奈米塑膠微粒的機會,並找出研究數據之間的差距以建議未來研究的方向。
閱讀更多維生素D與糖尿病風險的最新研究 新聞稿
今(2023)年2月7日台北時間早上六點,國際期刊《內科醫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糖尿病前期」的成人補充較多的維生素D,與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補充維生素D的組別,發生糖尿病的相對風險降低約15%。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糖尿病臨床與研究領域的專家解析,專家們指出研究使用的是高劑量維生素D,不適用於一般人,且高劑量的維生素D可能增加高血鈣、高血尿或腎結石的風險。
閱讀更多「補充維生素D可降低糖尿病前期成人的糖尿病風險」專家意見
今(2023)年1月13日台北時間凌晨零時,國際期刊《自然老化》(Nature Aging)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中心(CISA)研究員賽巴斯欽·貝茲-魯戈(Sebastian Baez-Lugo)博士與奧爾加·克里姆茨基(Olga Klimecki)博士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負面的社會情感事件(例如:別人受苦的影片)影響下,大腦靜息狀態網絡「resting-state brain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