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SMC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 資料庫標籤 : 新冠疫苗Page 2

「living with COVID-19,新冠肺炎口服藥現況」專家意見

今年四月台灣宣布將走向「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非放任病毒肆虐式「與病毒共存」(living with covid-19) 控管疫情策略。 若需要達到「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目標,醫療人員的支援與COVID-19藥物的使用則是關鍵的手段。期望台灣開發新冠藥物有亮眼的成績,也讓我們未來在對抗COVID-19疫情當中有更好的手段。
閱讀更多

「6-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專家意見

臺灣於今(2022)年4月17日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可提供6至11歲兒童接種,衛生福利部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 同意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至11歲兒童,劑量為成人的一半(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完整接種為施打2劑,但考量副作用,2劑需間隔28天。對於應如何看待臺灣兒童疫苗接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根據現有的研究與臨床試驗數據,以及有限的真實世界施打數據,給予專業意見。
閱讀更多

6-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新聞稿

臺灣於今年4月17日通過莫德納疫苗給予6-11歲兒童接種的緊急授權,衛福部的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今天將討論接種的對象、開打時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目前6-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研究,莫德納疫苗公開的臨床試驗與研究數據相對有限,雖然已有其他國家讓6-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和莫德納疫苗,但這兩種疫苗在兒童的臨床試驗,適用的歲數、劑量都不同,距離實際開放兒童接種至今的時間也還很短,需要更多數據,應謹慎評估疫苗在6-11歲兒童的真實效力與副作用。
閱讀更多

「香港的COVID-19感染狀況和接種疫苗有效性」專家意見

來自香港的研究團隊於今(2022)年3月22日發布尚未經同儕審核的預印本研究。研究分析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3月8日期間,COVID-19感染後得到輕症、重症,以及死亡的病例。作者使用負二項式(Negative binomial)模型的推估方法,綜合疫苗覆蓋率和人口數據,評估BNT和CoronaVac(科興)此兩種疫苗接種一劑,兩劑和三劑的有效性。
閱讀更多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研究」專家意見

今(2021)年1月25日,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篇研究。研究指出,已接種過兩劑BNT或莫德納疫苗的130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再接種第三劑mRNA疫苗後,有病毒棘蛋白專一性的抗體效價增加,且沒有患者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最多是注射處疼痛和感到疲累。
閱讀更多

T細胞免疫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 新聞稿

Omicron變種病毒從去年底爆發全球疫情至今,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會因為Omicron病毒而失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綜整至今(2022)年陸續發布尚未同儕審核的預印本研究,發現人體由疫苗或感染病毒獲得的T細胞免疫反應,並沒有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而受到太大的影響,表示人體曾打疫苗或受新冠病毒感染後,仍帶有一定程度的保護力。
閱讀更多

「mRNA新冠疫苗與心肌炎的研究」專家意見

近日台灣媒體報導青少年打BNT疫苗議題時,提到一篇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發表的文章:「Myocarditis With COVID-19 mRNA Vaccines」,整合有關mRNA新冠疫苗與心肌炎的既有文獻,以及已發表的數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專家回應,期望基於科學證據,讓大眾更正確的理解COVID-19 mRNA疫苗與施打疫苗後的心肌炎事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