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2022-12-12減碳如何接軌國際?台灣尚缺即時科學數據每年氣候峰會開幕之前,許多國際學研單位會陸續發布氣候變遷的最新研究與評估報告。這些報告以「實際掌握的科學資料與證據」告訴大眾,我們離暖化有多近,也讓國際社會知道距離限制全球升溫在攝氏1.5度有多遠。除了了解全球的情況,各國也需要依靠這些科學證據,釐清國內主要的排放源,評估減碳政策成效,才能對症下藥。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2022-10-06小農也能參與碳交易?申請成本是重點考量國際上對減碳的呼籲與訴求增高,「淨零」、「碳權」等概念也受到各界的關注。跨國企業自主提出減碳目標,也要求供應鏈需要分擔減碳的責任,達成產品、產線的碳中和。農委會更宣示台灣2040年要達成農業部門的淨零排放,台灣農民有機會一起參與減碳過程嗎?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資訊 2022-09-22農業碳匯專家QA--農法篇當我們想要選擇更能幫助減碳的農法,有沒有什麽數據可以幫助評估?該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減碳呢?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可能的評估指標。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資訊 2022-08-24農業碳匯專家QA--土壤篇碳匯指的是二氧化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的地方,也會將這些地方稱為碳儲存庫,例如海洋、森林、濕地等等,土壤更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匯,可以長期的將碳固定在土壤之中。透過土壤固碳、採用低碳農法減少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氣中,也是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農業減碳的重要方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釋關於土壤固碳的重要概念。閱讀更多
新聞稿 氣候變遷 記者會 2022-04-05IPCC WG3報告即時解析記者會 會後新聞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昨(4/4)臺灣時間23:00發布最新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專家表示臺灣的淨零路徑中,缺少了如國際報告中提及的低成本減碳措施與國際積極倡議的綠色金融制度,臺灣的具體策略不足,需要更積極的作為。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 科學文章 2022-02-24應對氣候風險 制定調適策略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各國雖然提出「減少碳排放」的目標,但只減少碳排放,並不足以應對短期內,國家、企業乃至社區與個人,可能遇見的氣候風險。找方法減少社會受氣候變遷損害的「調適研究」,是因應氣候災害,使國家與社會能快速從災害中復原的關鍵。閱讀更多
即時回應 氣候變遷 能源 2021-11-16「COP 26協議」專家意見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國會議(COP26),於2021年11月13日晚間公布最終協議結果。成為第一個放入減少煤炭、化石燃料補貼期程的協議。然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所承諾的氣候政策,尚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據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對本次COP26所簽訂的協定提供觀點。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