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資料庫
「多國爆發猴痘感染的病例」專家意見
自今(2022)年五月以來,歐美多個國家陸續發生猴痘病例,引發各界對猴痘大規模傳播的擔憂,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各國衛生當局正持續密切監控中。透過國內專家學者對痘病毒的多年研究與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專業知識,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專家釐清並減低民眾對猴痘的擔憂與恐懼。
閱讀更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COVID-19感染調查統計」英國專家意見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釋出它們最新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以下將以COVID-19簡稱)的感染統計數據。英國專家於2022年4月1日回應。
閱讀更多「網傳:喝茶能防新冠病毒?」研究解析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在2022年4月開始流傳一段新聞影片,影片標題為「【每日必看】喝茶能防新冠! 1分鐘滅毒90% 含10秒吞下最有效」。實際的研究內容是否有指出喝茶能抗新冠病毒?究竟喝茶前含住10秒,是否真的能降低新冠病毒的活性,甚至殺死病毒呢?
閱讀更多「living with COVID-19,新冠肺炎口服藥現況」專家意見
今年四月台灣宣布將走向「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非放任病毒肆虐式「與病毒共存」(living with covid-19) 控管疫情策略。 若需要達到「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目標,醫療人員的支援與COVID-19藥物的使用則是關鍵的手段。期望台灣開發新冠藥物有亮眼的成績,也讓我們未來在對抗COVID-19疫情當中有更好的手段。
閱讀更多「研究:打疫苗可降低Omicron的傳播風險」解析
近日有新聞報導引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一篇研究。報導中雖有部分數據引用有誤,但仍忠實呈現該研究的核心重點:第三劑疫苗在對抗Omicron疫情的重要性。為釐清該研究在比較打完疫苗後,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量,與傳播風險的下降結果,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釐清與解析此篇研究的重要數據。
閱讀更多「刺胳針研究:英國Omicron和Delta的住院、死亡風險比較」解析
22%是「有施打mRNA疫苗」 vs. 「未施打疫苗」兩者發生住院的風險比,不是指「未施打疫苗」發生重症與死亡的發生率。不能將22%當作「未施打疫苗發生重症與死亡」的發生率去計算,例如:400萬人未施打疫苗會有將近80萬人重症或死亡,這是錯誤且與該研究觀察結果無關。
閱讀更多「空污影響全球人類的平均餘命報告」專家意見
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在今(2022)年3月2日,公布兩份新的「全球空氣狀況報告」(State of Global Air Report)。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空氣污染研究與風險評估領域的專家,對此篇研究解析與評論。
閱讀更多「研究可偵測人體血液中的塑膠微粒」專家意見
這篇研究屬於分析方法開發的研究,著重在血液塑膠成分分析方法與再現性與背景干擾處理。這篇研究僅能回答所開發方法能偵測血中塑膠微粒成分精確度與準確度。對於人體暴露途徑、內在暴露劑量、毒理反應、健康效應等問題仍需更多研究。
閱讀更多「長期暴露空氣污染與免疫介導發炎性疾病的關聯」專家意見
若能以全球尺度考量各區域污染特性、主要污染來源及暴露濃度高低之不同,提高空氣污染暴露評估時間及空間解析度,並考量個人層級之因素,如:吸菸、基因、個人生活史及作息、職業暴露、社經地位等因素,將有助於各國了解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並提供如何針對污染源頭採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民眾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產生健康危害的風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