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全球深海微塑膠分布」專家意見
「研究揭高品質深偽影片人臉有逼真心率訊號」專家意見
最新科學文章
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研究,分析2014年至2024年間從1,885 個全球海洋微塑膠觀測站點收集到的數據,發現在全球海洋水體中幾乎都有微塑膠的觀測數據,包含從近岸到外海,以及從海洋表層到較深的深度,顯示出海洋是一個重要但我們還沒有完全瞭解的微塑膠儲存庫。科學家建議我們怎麼看待這樣的研究結果?
今(4/30)日《圖像前沿》期刊發布一篇研究,分析多個公開的深度偽造(Deepfake)影片,發現能在高品質的深度偽造影片中偵測到和真實影片的人像相似的心率訊號,更難辨識影片真偽。這篇研究有諸多限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深偽技術的專家解析,我們是否需要擔心更難被偵測和辨別的深偽影像,以及如何看待研究結果。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發生大規模停電事件,造成數百萬人無電可用。根據初步報導,這次停電可能與高壓線路故障和大氣震盪等多個原因有關,連帶影響到整個伊比利半島的電力系統。目前停電的原因仍在調查過程中,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家能源公司也提出可能的原因。我們應該從什麼觀點來檢視這起事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科學家提供觀點。
兩款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單株抗體藥物,即將於六月在台灣開放自費使用,臨床指引正在制定中。但目前這兩款藥物的效果來自國外臨床試驗,與實際臨床用藥情況可能不同,如何根據科學證據,正確的理解藥物效果與限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藥物的實際療效與可能風險,提供給公眾實用、審慎的參考資訊,期盼幫助公眾與病患和家屬做重要的決定。
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 Heart)於今日(4/16)發表一篇研究,指出腿部對寒冷敏感以及腿部沉重感與靜脈曲張有關。這篇研究是觀察性的研究,無法推論因果關係,且依賴參與者自述症狀而非臨床診斷,尚未蒐集相關治療資訊。台灣專家建議我們怎麼看待腿部對冷敏感、沉重感的狀況與靜脈曲張之間的關係?
2025年4月14日中午,民眾通報陽明山小油坑起火,並持續至下午16:32分撲滅火勢。根據報導,初步推估起火原因是設在步道兩側的空氣品質感測儀器自燃。台灣因環境潮濕,少有森林火災,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這次的事件,可能的影響。
Expert reaction to study confirming Denisovan fossil in Taiwan from the journal Science.
標籤雲
AI (45) BNT (15) COP (11) COVID-19 (177) IPBES (11) IPCC (31) mRNA疫苗 (12) Omicron (17) SMC (17) 人工智慧 (12) 塑膠 (33) 塑膠微粒 (22) 太陽能 (19) 循環經濟 (26) 新冠疫苗 (42) 新冠病毒 (11) 新冠肺炎 (25) 新型冠狀病毒 (89) 智慧機械 (27) 氣候變遷 (38) 氣候變遷衝擊 (12) 海洋 (12) 淨零 (13) 減碳 (21) 生物多樣性 (23) 生物醫學 (12) 疫苗 (43) 疫苗保護力 (18) 癌症 (14) 禽流感 (13) 科學傳播 (13) 科學家與媒體 (17) 科學新聞 (31) 科學溝通 (41) 空氣污染 (10) 能源 (15) 諾貝爾獎 (29) 謠言破解 (34) 變種病毒 (19) 資訊安全 (13) 阿茲海默症 (16) 雞蛋 (14) 離岸風電 (12) 非洲豬瘟 (11) 食品安全 (39)
站內搜尋
SMC資料發布時間查詢
SMC Podcast
SMC 電子報